2013-12-25 來源 :公益時報網??作者 : 劉奇
2013年12月7日,由中國科協科普部和共青團中央學校部主辦,中國科學技術館、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黑龍江省科學技術館、上??萍拣^、廣東科學中心、四川科技館、三星電子承辦,互動百科等單位協辦的“2013年全國青年科普創(chuàng)新實驗大賽總決賽”在中國科學技術館舉行。這次大賽歷時近三個月,經過了初賽、復賽兩輪激烈競爭,最終來自全國各地的40支參賽隊、100多名學生在“數據傳輸”、“風能利用”、“安全保護”三個項目上展開了激烈的角逐。決賽當天恰逢周末,學子們的實驗過程和精彩作品,吸引了大量公眾駐足觀看,真正體現了大賽科學普及的目的。
決賽高手云集 創(chuàng)意精彩無限 競技緊張激烈
上午9點,共青團中央學校部副部長杜匯良代表主辦方等致開幕辭。他首先對進入總決賽的參賽選手們表達了衷心的祝福,并預祝他們在決賽中取得好成績,展現新一代青年人的創(chuàng)新能力。他指出,大賽以“節(jié)能、環(huán)保、健康”為主題,全國各高校及高中積極響應并廣泛參與,彰顯了大賽各組織單位及青年學子們對可持續(xù)發(fā)展和科技創(chuàng)新的關注,以及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這種形式的活動,不僅是一場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的競技,也是青年們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交流經驗的盛會。。
隨后大賽裁判長陳肇元院士宣讀大賽規(guī)程,決賽正式拉開序幕。比賽中,大學組和高中組的40支團隊充分發(fā)揮了各自的水平。學生們的創(chuàng)意層出不窮,作品新穎、獨特,比賽精彩紛呈。經過一天激烈的競爭,各項比賽塵埃落定。
大學組-數據傳輸第一名被來自清華大學的“215隊”以1分43秒30,傳輸文件500kb的優(yōu)秀成績獲得。他們用時最短完成傳輸,以強大的技術實力贏得比賽;緊隨其后的是來自四川大學的“訊飛隊”,以用時2分31秒47傳輸文件500kb的成績屈居第二。第三名則被來自武漢理工大學的“STARK隊”獲得,他們的成績是2分37秒65。
大學組-風能利用參賽作品令人耳目一新,展現了學生們的創(chuàng)新思路,無論是設計思路,還是結構及選材,10件作品都體現了他們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與制作水平。現場抽水比賽亦是扣人心弦,最終來自湖北師范學院的“湖師電子俱樂部隊”以74.3L的成績遙遙領先對手而成功奪冠。第二名和第三名得主分別是來自魯東大學的“萬萬沒想到隊”和來自湖北師范學院的“不二隊”,他們的成績分別是51.2L和26L。
安全保護的大學組和高中組比賽,共有20支隊伍參加比賽。這種競技結構抗沖擊能力的比賽還比較少見,從而增強了比賽的新穎性、競爭性與觀賞性,也鍛煉了學生們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最后,大學組來自北京科技大學的“貝殼之光隊”以54kg的成績摘得安全保護大學組的第一名;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的“佐鼬隊”則以29kg獲得第二名;北京科技大學的“我—303隊”以22kg獲得第三名。安全保護高中組第一名得主是來自大慶中學的“瑞博明靖隊”,他們的成績是100Kg。第二名和第三名分別被來自廣州賽區(qū)第十六中學的“聯合團隊”和肇慶中學的“金剛隊”摘得。
7日下午4點比賽結束,在經過專家審核成績并接受公證后舉行了簡短的閉幕式。中國科協科普部副部長辛兵對大賽進行總結,她指出,此次大賽是科普活動的一次有益嘗試,通過比賽及高校巡講,激發(fā)了青年學生對科技創(chuàng)新的熱情,又通過實踐提升了他們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大賽復賽及決賽,中國數字科技館進行了全程網絡直播,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路、專家的點評通過網絡得以更廣泛傳播,有利于促進“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良好社會氛圍的形成。
隨后,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徐延豪為來自5大賽區(qū)對本次大賽做出突出貢獻的10所學校頒發(fā)了“優(yōu)秀組織獎”,中國科協科普部副部長辛兵、共青團中央學校部副部長杜匯良等組織單位領導為獲獎團隊分別頒發(fā)了創(chuàng)新獎、探索獎、求知獎及三星電子提供的獎品,三星電子大中華區(qū)總裁樸載淳為高中組安全保護命題獲勝團隊的所在學校頒發(fā)了Smart School智能解決方案。本屆大賽獲獎團隊的大學組冠軍隊還將于2014年寒假期間赴美與知名高校的學生開展學習交流。
科普創(chuàng)新 共圓“中國夢”
本次大賽圓滿成功也開創(chuàng)了科普探索的新模式,大賽不僅有中國科協科普部和共青團中央學校部、中國科學技術館、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等國家專業(yè)機構設計和規(guī)劃,有科學家和專家一路保駕護航,并且攜手全球領先的科技創(chuàng)新公司運營和組織,使本次青年創(chuàng)新科普大賽意義更加深遠。三星電子大中華區(qū)樸載淳總裁表示:產品和技術的持續(xù)創(chuàng)新,是三星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公司的奧秘,三星將會一如既往的秉承創(chuàng)新精神,在教育、就業(yè)、健康和環(huán)保方面繼續(xù)貢獻社會,共享價值,并持續(xù)關注青年創(chuàng)新活動,幫助他們學以致用,成為未來中國的創(chuàng)新力量。
本次大賽不僅得到全國百余家媒體的大力支持,同時也向當天前往中國科學技術館的公眾開放。為了滿足眾多喜愛科學、熱愛科普的大眾實時了解比賽進程的愿望,中國數字科技館對本次決賽進行了網絡直播。
大賽背景
大賽官網:http://kepudasai.cdstm.cn/
2013年全國青年科普創(chuàng)新實驗大賽,由中國科協科普部、共青團中央學校部主辦,中國科學技術館、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黑龍江省科學技術館、上海科技館、廣東科學中心、四川科技館、三星電子承辦,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科協科普部、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團委學校部、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科技館、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青少年科技中心、互動百科、《科學畫報》雜志社協辦的,面向全國高中生和大學生的科普實踐活動。以“節(jié)能、環(huán)保和健康”為主題,并分設“數據傳輸、風能利用、安全保護”三大命題,通過在中國數字科技館網站設立的大賽官方網絡平臺,接受來自全國各地高中和高校參賽選手的作品。活動旨在通過形式多樣的科普競賽活動,鼓勵更多的青年學生積極參與科普實踐,激發(fā)青年學生對科技創(chuàng)新的熱情。
本次大賽將從9月持續(xù)至12月,吸引全國數百所高中和高校的近萬名青年學生參加。大賽成立了由兩院院士、專家學者和行業(yè)權威人士共同組成的評審委員會,以確保命題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以及大賽的權威性。大賽分為初賽、復賽和決賽三個階段,初賽階段由大賽評審委員會組織專家對參賽代表隊提交的作品進行評審;復賽階段在北京、哈爾濱、上海、廣州和成都五大賽區(qū)科技館比賽;決賽于12月7日在中國科技館舉行。為充分發(fā)揮各賽區(qū)的地域優(yōu)勢,擴大活動的效果和社會影響,各賽區(qū)還開展了科普巡講等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不斷提高社會公眾對節(jié)能、環(huán)保、健康的關注,向全社會普及科學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