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張明敏
2016年10月21日,第16屆喀山世界游泳錦標賽男子100米金牌獲得者、亞洲游泳歷史創(chuàng)造者寧澤濤出現(xiàn)在上海熱跑陸家嘴暨第十屆陸家嘴金融城文化節(jié)“白領健康跑”的現(xiàn)場為開跑鳴槍,這是他繼今年1月成為“NU SKIN如新中華兒童心臟病基金青春公益大使”后又一次為公益站臺。
小時候,因體質較差被父母送入體校鍛煉,寧澤濤在游泳這條道路上展現(xiàn)出驚人的天賦。作為唯一一名進入里約奧運會100米自由泳半決賽的亞洲選手,他實現(xiàn)了亞洲游泳史的突破。對于第一次在奧運會中亮相的成績,寧澤濤表示“已盡力,發(fā)揮正常”。如今,寧澤濤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公益項目之中,并表示在一段時間休養(yǎng)后,將會繼續(xù)游泳訓練。
現(xiàn)在,寧澤濤的泳道正向公益進發(fā),并不斷釋放著正能量。2015年11月,在網友投票評選出“中國90后十大影響力人物”中,寧澤濤名列第三。有理由相信,寧澤濤在公益泳道上的行進也將同樣精彩。
默默擔任“公益大使”
2015年4月9日,NU SKIN如新向中國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簡稱“中國青基會”)捐贈1億元人民幣,用于開展先天性心臟病救助項目,預計將有1萬名貧困家庭患兒受益。
而做出億元捐贈的NU SKIN如新,更希望能夠攜手一名“公益大使”共同推進公益項目前行。多番物色后,有著正能量形象的寧澤濤被“NU SKIN如新中華兒童心臟病基金”看中,幾經接觸,寧澤濤欣然接受邀約。
2016年1月10月,游泳世錦賽金牌獲得者、“亞洲飛魚”寧澤濤正式受邀成為“NU SKIN如新中華兒童心臟病基金青春公益大使”,帶動全社會對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群體的關注與關愛,幫助他們及早得到手術救治,獲得全新的生命。
而當時的授予儀式很質樸,沒有大張旗鼓,雙方都很坦然。
“就在中國青基會的會議室里舉辦了授予儀式?;顒有问诫m然簡樸,但大家對于先心病救助都充滿了熱忱。”屠波說。
屠波是NU SKIN如新大中華區(qū)品牌傳播公共關系總監(jiān),全程見證了當時的授予儀式。在屠波看來,授予儀式中寧澤濤表現(xiàn)出來的低調,更印證了當初選擇的正確。
2016年10月21日,上海熱跑陸家嘴暨第十屆陸家嘴金融城文化節(jié)“白領健康跑”如期舉行,寧澤濤作為“NU SKIN如新中華兒童心臟病基金青春公益大使”為開跑鳴槍。
活動后,寧澤濤在接受《公益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小時候體質弱,被家人送入體校學習,希望有個強壯的身體,通過關注公益項目,更理解了身體健康的含義。兒童運動關乎到家庭健康和祖國未來,希望通過一己之力號召更多朋友共同關注孩子健康。”
預見更好的自己
2016里約奧運會歸來后,寧澤濤對媒體表示兩個字“正常”,稱自己能夠站在奧運賽場上感覺“非常開心、非常榮幸、非常驕傲”。
身為“NU SKIN如新中華兒童心臟病基金青春公益大使”,結束奧運之旅的他便立即投入到公益活動中。
第一次來到醫(yī)院看望先心病兒童的探訪經歷,令寧澤濤感觸頗多。在采訪中他表示,從ICU病房出來之后,自己的眼淚已經打濕了眼眶。尤其是看到一位只有兩歲卻剛剛做完手術的孩子,他嘴唇完全是發(fā)紫發(fā)黑的。醫(yī)生告訴寧澤濤,這個孩子是一年前被父母遺棄在醫(yī)院門口的,他們救治了一年并將手術做成功。此時,寧澤濤想到了自己的父母,他們給了自己健康的身體和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寧澤濤說:“父母常對我說,你只要健康快樂就是我們最大的幸福。我也想起了我的妹妹,她在我12歲那年得了重病,當時去醫(yī)院看她的時候,她在化療,頭發(fā)都掉光了,但還一直對著我微笑。一個10歲的小姑娘面對病魔和困難那種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讓我從那時就有了做公益的動力。我也被這些可愛的醫(yī)生和護士深深感動,也希望能夠通過我的努力感染更多的人,讓他們也有同樣的感受,關愛兒童的健康成長。大家一點小小的舉動對他們的成長就有很大的幫助。這是我今后會一直堅持和努力做的事情。”
15年前,剛出生的王婭芝(化名)面臨先心病、雙腎積水等先天性疾病,家人的努力和求生意識的頑強使得她存活超13年,堪稱生命奇跡。2014年初,13歲的王婭芝得到“NU SKIN如新中華兒童心臟病基金”關注,前后經歷7次手術,重獲健康,擺脫病魔威脅。
此前,寧澤濤曾通過公益活動探望王婭芝,并鼓勵她快樂成長。但他沒有想到的是,奧運結束后,他收到了王婭芝寄來的畫,畫中的“超人”和“夢想”二字的配文讓寧澤濤印象深刻。
今年9月15日,寧澤濤將這幅畫發(fā)布于個人微博之中,引發(fā)網友熱議,瞬間評論超過18萬條,而這也是寧澤濤完成奧運之旅后的首條微博。
王婭芝的“超人”漫畫給了寧澤濤莫大鼓舞,面對奧運首秀的成績和公眾的期待,寧澤濤說:“小時候在成長過程中有過不少痛楚,但病童們的經歷使自己覺得成長的陣痛并不算什么,應克服困難向著更高的目標前進。”
90萬撬動政策響應
在寧澤濤努力為公益踐行的同時,早年一批企業(yè)和機構開始承擔起社會責任,將先心病的診療關口前移。
早前,國際上要篩查兒童先心病至少需要檢查7個身體指標,如果僅有部分指標得到確定并不能確診為先心病,仍需篩查剩余指標。上海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yī)院心血管中心主任賈兵和醫(yī)療團隊覺得應該設計更加科學合理的篩查方式,并提出篩查2個身體指標就能判定先心病的科研構想,但當時苦于研發(fā)經費有限,篩查新方法的研發(fā)進展較慢。
當前,中國醫(yī)療界的研發(fā)經費基本分為縱、橫兩條線。縱向基本由中央和各級政府利用財政資金支撐,橫向由企業(yè)和社會資本進行專項扶持,由于之前NU SKIN如新參與過先心病診療項目,賈兵覺得應該讓社會資本“一試身手”。
很快,NU SKIN如新開始與賈兵聯(lián)手推動“新生兒先心病篩查”研究項目,并拿出90萬元人民幣作為先期研發(fā)經費,隨后賈兵又與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yī)院院長黃國英分別從國家衛(wèi)計委(原“衛(wèi)生部”)和上海市政府申請到400萬元和800萬元人民幣,湊足近1300萬元的項目研發(fā)經費。至此,“新生兒先心病篩查”研究項目正式運轉開來。
2014年4月,黃國英、賈兵與研發(fā)團隊其他成員的研究成果被國際著名醫(yī)學雜志《柳葉刀》刊載,SCI(中文名“美國科學引文檢索”)評分42分,成為中國兒科學術論文歷年來最高分。
科學技術更多在于運用。
2015年,賈兵向上海市政府建議對新生兒進行先心病篩查,這一建議很快被上海市政府采納,并被授予當年“最佳政府政策建議獎”。今年7月1日,上海全境已建成4個新生兒先心病篩查診治中心,形成無盲點覆蓋,并通過互聯(lián)網數(shù)據(jù)實施共享。
賈兵對于《公益時報》記者表示,“如今,上海新生兒在72小時內,通過篩查2個身體指標,就能判定先心病患否,這給隨后的檢查、診療、康復贏得了寶貴時間。這一切得以與社會資本參與社會公益的有效結合,使得社會效益最大化。”
十年公益成長
十年前,時任NU SKIN如新東南亞區(qū)域總裁的范家輝在東南亞地區(qū)發(fā)現(xiàn)很多孩子因為出生時心臟帶有先天性疾病夭折或后天生活困難,隨即萌生了建立一支公益基金來幫助這些地區(qū)中的困難孩子的想法,在被調任到大中華擔任區(qū)域總裁后,他也把這個公益項目帶到了中國。
隨后,這支公益基金開啟了自己的成長模式,各地開花。
2008年11月,NU SKIN 如新向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捐贈成立“NU SKIN如新中華兒童心臟病基金”,幫助貧困先心病患兒得到及時救治,并與上海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yī)院簽訂基金定點救治醫(yī)院協(xié)議。
2013年12月,捐贈500萬元人民幣,攜手中國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在其下設立“NU SKIN如新中華兒童心臟病基金”開展先心病兒童的救治、診療工作。2015年4月9日,向中國青基會捐贈1億元人民幣,將1萬名貧困家庭先心病患兒列為受益對象。
當前,NU SKIN如新已攜手中國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yī)院、臺灣心臟病兒童基金會、臺大醫(yī)院附屬兒童醫(yī)院和香港兒童心臟基金會等多家慈善機構和醫(yī)院,共同為整個大中華區(qū)的貧困先心病患兒提供幫助。
截至目前,整個大中華區(qū)NU SKIN如新已救治超過5000名貧困先心病患兒。
(張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