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16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張明敏
該項目從3月21日運行以來,每天都有不少人前來咨詢和探訪。據記者了解,中華遺囑庫主要是向人們提供遺囑登記、律師咨詢、遺囑保管和傳遞等免費服務,其入庫遺囑目前暫不具備法律效力。
中華遺囑庫是由中國老齡事業(yè)發(fā)展基金會和北京陽光老年健康基金會共同設立的公益性項目。項目發(fā)起人北京陽光老年健康基金會理事長、北京市十佳青年律師陳凱對《公益時報》記者表示,“設立這個庫的初衷就是想改變一下國人在對待遺囑上的態(tài)度和誤區(qū),我們總認為留遺囑就是不好的事情,不吉祥,這是一種不太正確的觀念,應該看得更加釋然一些,立遺囑本身就是一種傳承和責任精神的建立?!标悇P說,“每一份遺囑都應該是立遺囑人自身意愿的體現?!?/P>
籌謀兩年
對于創(chuàng)立中華遺囑庫來說,陳凱自己覺得并不是那么一帆風順?!昂芏嗳擞X得這個在國內是個新生事物,也沒有類似的項目類型,做起來應該很容易,但正是沒有可以參照的模式,很多東西都得摸著石頭過河,才顯得并不是那么的輕松?!标悇P說。
“我們在前期準備之初就已經進行過兩年多的市場調研,了解到公眾對于遺囑保存這個新生事物還是抱有很大期待的。在傳統(tǒng)上來說,一般人立遺囑都是到彌留之際通過個人書寫留存或者家庭成員共同開會告知遺囑分配事宜,更有的通過他方代勞。但這幾種立訂方式都沒有第三方見證,在真正實施遺囑分配時很容易產生糾紛。”陳凱說,“經過大量案例分析,我們最終決定推出這樣一個項目。從目前態(tài)勢來看,這個項目運行趨勢是好的,只是數量的大幅增長是我們始料未及的?!?/P>
全國老齡辦副主任閻青春也表示,中華遺囑庫的出現填補了國內相關領域的空白,拓展了新的社會公共服務項目。
截至記者發(fā)稿時,中華遺囑庫現在每天僅上門登記的人數就已經超百,目前預約號已經排到了2014年7月份。該機構志愿者黃小晶告訴《公益時報》記者,“每天這里真正能做到辦完遺囑入庫的人數也只在十多人,大部分人都是在這里預約,人太多了。”
“我是很看好這個項目,通過公眾需求就能看出,但要想項目可持續(xù)運行,我還是覺得有一定難度,資金就是個難邁過的坎,但我們還是有信心的?!标悇P說。
據了解,北京陽光老年健康基金會和北京市工商聯信息化商會現在已經通過各自的主管部門向北京市社會工作委員會申請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
入庫遺囑可作為證據
面對大量的社會需要,一份遺囑想要真正進入中華遺囑庫要經過哪幾步呢?除了要先預約登記,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是律師咨詢和遺囑立訂。中華遺囑庫每天提供律師咨詢并提供多種范本供當事人參考,在填寫完登記表格后隨即進行登記,最后入庫。工作人員會詢問當事人,并全程攝像、錄音保存,同時將立訂者填寫好的遺囑原件通過掃描成電子版本入庫留存,紙質隨同保留,這樣一份入庫遺囑就算完成。如需要辦理公證或者委托律師,當事人可自愿申請和委托。
而一個重要的問題是,中華遺囑庫入庫的遺囑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中華遺囑庫是一個公益性項目,凡是入庫的遺囑都是經過指紋、問答、掃描和錄像的環(huán)節(jié)過后存入庫中的,不能說在這里存放的遺囑就具有法律效力,但中華遺囑庫能夠證明這份遺囑是當事人自己簽署的,而且反映了立訂遺囑者當時精神狀態(tài)正常,但對于該份遺囑中所寫的具體內容,比如:立訂遺囑者財產真實狀況,家庭組成情況這部分我們不負責審查,因此由當事人自行負責。”陳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