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shù)字
   第03版:要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10版:專題·人物
   第11版:社會創(chuàng)新
   第12版:自述
   第13版:視覺
   第14版:企業(yè)公民
   第15版:國際
   第16版:國際
洗臉與快樂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shù)字

第03版
要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10版
專題·人物

第11版
社會創(chuàng)新

第12版
自述

第13版
視覺

第14版
企業(yè)公民

第15版
國際

第16版
國際

新聞內容
2012年02月28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洗臉與快樂

    洗過臉后,孩子依然對臉盆戀戀不舍

    義工為收古小學學生剪指甲,溫暖與愛心就這樣簡單的傳遞著

    孩子們端著嶄新的臉盆,認真地洗著小手

    孩子們互相幫助著“洗澡”,從他助到自助再到互助,孩子們在快樂中學會感恩

    拉牛老師25年堅持陪伴孩子們成長,每月不到300元的工資他也無悔無怨

    2011年8月的收古村小學,馬黑拉牛給他的學生們上完最后一節(jié)課,自此,拉牛老師被解聘,結束了25年的代課教師生涯,收古村86個學生全部失學,臨近的火燈村、補莫村50名學生同時失學

    2011年8月,拉牛老師在收古小學的最后一課——《難忘的一課》

    ■老黑

    2011年下半年,老黑和他的“臉盆計劃”系列照片登上多家媒體,引起各界關注?!赌樑栌媱潯分荚谕ㄟ^以臉盆為紐帶,改變學生的衛(wèi)生習慣,進而影響家庭,再進而推動極貧地區(qū)社區(qū)文明進程的發(fā)展。2012年3月,老黑受邀到澳門舉辦善行涼山主題攝影展(《問·山》),為涼山86個失學孩子重回課堂募集善款。

    2008年3月,我第一次走進中國最貧瘠的土地——涼山州布拖縣,從此那里就成了我和伙伴們魂牽夢繞的地方。

    當時,我受兄弟助學網(wǎng)站的委托,與義工點亮第一次走進大涼山深處的布拖縣樂安鄉(xiāng)收古村,對那里的基礎教育和衛(wèi)生狀況進行走訪調查。從進村的那一刻,我的心中就兩個字:震驚!

    在此之前,我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到還有如此貧窮與落后的地方。站在收古村小學里,墻內還有些許文明的影子,墻外簡直就近乎于原始部落。在調查過程中,每到一處,我的心就被深深刺痛一次,每戶人家都可以用“家徒四壁”來形容,家里找不到一個凳子,都是席地而坐,豬、狗、雞滿屋亂竄,人尿豬糞雞屎遍地。有一個8歲的小男孩,身上只披了一件單薄的“察爾瓦”,腳上穿的是有幾個大洞的膠鞋,零下7℃,孩子的小臉凍得通紅,黑皮皸裂的小手塞進嘴里取暖,渾身凍得直哆嗦。我把他緊緊抱在懷里,眼淚止不住落下來……

    回到成都后,我把在布拖拍攝的紀實照片,發(fā)到網(wǎng)絡和其他媒體上,還舉辦了一次攝影展,并啟動“涼山州布拖縣西溪河區(qū)基礎衛(wèi)生援助計劃”。

    從那以后,我和我的義工朋友們二十多次行走在大涼山,帶去我們的真心和他們急需的物資。2009、2010年的春節(jié),我和朋友們都是在那里度過的。

    在涼山州布拖縣樂安濕地,孩子們端著嶄新的臉盆,唱著彝歌,歡快地在水塘邊清洗著頭發(fā)、小手、衣服、被單……近乎于一種神圣的儀式在高寒的草原上進行著。天是藍的,孩子們無疑是快樂的,這樣的洗滌,讓我永生難忘。

    (作者系成都義工網(wǎng)創(chuàng)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