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shù)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09版:封面報道
   第10版:企業(yè)社會責任
   第11版:專題
   第12版:專題
   第13版:中國慈善榜系列報道
   第14版:國際 案例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tǒng)
原騰訊公益網、綠色頻道主編 益美傳媒發(fā)起人蘇蘇:微信傳播需要找準定位
NGO微信傳播效果初探:雞肋還是利器?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shù)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09版
封面報道

第10版
企業(yè)社會責任

第11版
專題

第12版
專題

第13版
中國慈善榜系列報道

第14版
國際 案例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tǒng)

新聞內容
2014年03月25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NGO微信傳播效果初探:雞肋還是利器?

    不少針對微信營銷的培訓講座,時下也廣受追捧

    (上接08版)

    服務號——多一種選擇?

    2013年8月5日,微信升級,從4.5版本升級到了5.0版本,同時微信公眾平臺也進行了大幅調整,微信公眾賬號被分成訂閱號和服務號兩種。訂閱號的申請主體不受限制,服務號的運營主體只能為組織(如企業(yè)、媒體、公益組織)。

    事實上,上文探討的微信公眾號主要是指訂閱號,其功能為向用戶提供信息和資訊,以內容推送為主,每24小時可發(fā)送一條群發(fā)消息。而服務號旨在為用戶提供服務,運營主體可根據(jù)服務內容申請自定義菜單,各商家多選擇服務號,服務號1個月內僅可發(fā)送一條群發(fā)消息。

    雖然服務號的運營主體主要為企業(yè),但也有公益組織利用該平臺進行公益服務?!拔覀儥C構的公眾號就是服務號,目前粉絲不到一萬個。”庫崢負責中國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的公眾號維護,在他看來,相比訂閱號的媒體屬性,服務號能提供個性化的公益服務,更適合機構使用?!皢蝹€的項目可以用訂閱號,來做項目推廣。現(xiàn)在大家都一窩蜂做訂閱號,不能因為別人家有,自己家就要有,前提是搞清楚自家為什么要有?!?/p>

    庫崢介紹青基會的服務號目前正在做進一步的開發(fā):“各種功能應該會比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公益機構服務號好用,比如捐贈體驗等都會更好。微信的作用不應該只是傳播,也應該為機構服務——比如去年我們做了一次送書的活動,各種反饋信息通過微信進行的,這樣其實節(jié)約了很大一筆(郵寄、打印)成本?!?/p>

    據(jù)了解,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中國扶貧基金會等機構的機構公眾號也選擇的服務號。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后褚鎣介紹,中國扶貧基金會進一步開發(fā)微信公眾平臺的后臺和界面,采用菜單按鍵的方式,在菜單界面上,粉絲可以很方便地找到扶貧基金會的捐贈入口,包括手機捐贈、天貓店捐贈(鏈接)等。并且通過手機端,粉絲還可以參考捐贈款的使用情況和資助的項目的開展情況。目前,扶貧基金會的粉絲已經高達十五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