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林東,澳門僑胞,現(xiàn)任東井圓佛會會長及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副會長等社會職務。林東本人雖不富有,但自1994年投身慈善事業(yè)以來,在港澳和海外籌集善款,用于祖國內地建校興學、扶助貧困等公益事業(yè),先后向60多所學校、敬老院等公益單位捐款,累計達數(shù)千萬元。 扶老攜幼 貧窮使人們失去了獲得良好教育的機會,而捐贈米、錢只能解得一時之困,送去知識和技能才能讓貧窮的人們獲得真正的幫助。 幼時沒有讀過書的林東深知教育的重要性。當黨中央發(fā)出西部開發(fā)的號召時,林東以僑胞身份積極響應。近幾年,林東先后捐建了廣西省河源市康禾鎮(zhèn)中心小學林東教學樓、中山市僑心小學、廣西金秀瑤族自治縣金秀中心小學林東教學樓、金秀中學辦公樓、金秀幼兒園、貴州省湄潭縣流河渡小學、云南省大姚縣新洲小學等。林東認為,“一個人沒有文化,就如同沒有心臟一樣。我沒有念過書,但希望貧困的孩子擁有讀書的機會”。 在林東的帶領和東井圓會友的熱心支持下,東井圓善苗之星助學基金在坦洲林東小學成立,而中山港口鎮(zhèn)中心小學的圖書館亦以林東善苗之星命名,河源市莆田鎮(zhèn)久社中心學?!吧泼缰恰苯虒W樓也于2009年底正式揭幕。從善苗之星項目逐一落實,小孩的慈善心愿達成,亦可看到林東扶幼育苗的一番苦心。 救災濟困 除了助學和扶老之外,林東不時還會像濟公般濟急扶危。長江洪水為患時,林東籌集數(shù)十萬元錢物賑災、非典肆虐粵港澳時,林東一個晚上籌集20萬元,親手送給珠海市衛(wèi)生部門購買醫(yī)療救護設備以作應急;河源市發(fā)生“六二零”特大洪澇災害時,林東積極響應河源市僑聯(lián)的號召,捐資二萬元賑災。南方雪災、5·12汶川大地震、臺灣水災、中美洲海地發(fā)生了大地震,林東也都發(fā)動善信作出捐獻,并呼吁身邊善信會員發(fā)一點善心、出一份力,發(fā)揚人道精神向海地地震災民作出慈善捐獻。 身為中山僑聯(lián)會名譽主席的林東對僑聯(lián)工作非常關心和支持。林東認為,做人不論興衰貧富,身處順逆之境,都不能數(shù)典忘祖,要盡力回饋自己的祖國、貢獻自己的故鄉(xiāng)。有一次到江蘇淮安市盱眙縣農(nóng)村訪問,林東看到一個仿照三十年代農(nóng)舍的場景,他說:“我解放前的家比這間房子的一半還要?。 爆F(xiàn)在國家雖然不斷繁榮昌盛,但城鄉(xiāng)差距卻未有縮短,三農(nóng)問題近年來受到國家領導和海內外華人的關注。 別號平民慈善家的林東,是一個平凡的八十多歲老人,他不是大富豪,卻在十多年里不斷向內地學校、老人、災民等捐款,他常說:“國家是屬于大家的,我們要以國為主、以民為本,多做慈善事業(yè)報答國家”。九十年代末期,林東痛失愛妻,他把親朋好友送來的24.6萬元帛金全都捐獻了。他說:“錢都是別人送給我的,我拿這些錢來辦公益事業(y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闭撬@種無私的行為,感動了身邊不少的善信,共同解囊捐獻給慈善事業(yè)。 林東的慈善事跡,多年來廣受嘉獎,2007年和2008年,林東連續(xù)兩年被民政部等機構評為“中國十大慈善家”之一;2009年建國六十周年國慶節(jié)前夕,這位老人又獲選為“影響中華公益的60位慈善家”之一。2011年,獲中華慈善總會頒發(fā)的中華慈善愛心人士稱號、中山市政府頒發(fā)的逸仙獎金獎、中山市委中山市人民政府對口支援汶川縣漩口鎮(zhèn)恢復重建工作突出貢獻獎。 (王會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