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社會創(chuàng)新
   第07版:封面報道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09版:封面報道
   第10版:《2013中國慈善捐贈發(fā)展藍皮書》精編
   第11版:專題
   第12版:專題
   第13版:國際 案例
   第14版:國際 趨勢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tǒng)
一周慈善捐贈
益數字
四成網友身邊
出現涉毒人員時選擇不作為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社會創(chuàng)新

第07版
封面報道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09版
封面報道

第10版
《2013中國慈善捐贈發(fā)展藍皮書》精編

第11版
專題

第12版
專題

第13版
國際 案例

第14版
國際 趨勢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tǒng)

新聞內容
2014年07月01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四成網友身邊
出現涉毒人員時選擇不作為

    1.除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毒品,如鴉片、海洛因、冰毒外,下列哪類物品的成癮性和危害性比較容易被忽視?

    A.大麻、搖頭丸等成癮性和生理危害性較傳統(tǒng)毒品弱的可吸食物品。21.36%

    B.煙草、酒精、咖啡、可可粉等合法商品。24.85%

    C.止咳水、止痛藥等含有相關成分,會產生依賴性的藥品。22.06%

    D.以上所有。31.73%

    2.你對毒品及反毒的知識和信息,最初來源于何處?

    A.在家庭、學校及工作場所所受的教育。18.98%

    B.影視劇及文學作品中對此類問題的反映。19.74%

    C.官方禁毒宣傳行動、媒體對禁毒知識的普及與宣傳。29.61%

    D.相關社會新聞事件。31.67%

    3.如果你的身邊出現了涉毒人員,你會怎么做?

    A.教育、勸說其脫離毒品。40.49%

    B.舉報或親自將其送往戒毒機構、公安機關等。18.75%

    C.裝作不知道,不再和其來往。25.06%

    D.認為純屬個人選擇,不干涉。15.70%

    截至6月30日11時

    今年6月26日是聯合國確定的第27個國際禁毒日,它的全稱是“禁止藥物濫用和非法販運國際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Drug Abuse and Illicit Trafficking)。

    毒品在世界范圍的蔓延泛濫,直接危害人類健康,造成肝炎、性病、艾滋病等疾病的感染和傳播。有資料顯示,毒品每年造成約20萬人死亡,其中多數是年輕的使用者。此外,毒品的泛濫還給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帶來巨大威脅,不僅會使吸毒人員的勞動力喪失及其家庭破裂,并且吸毒和販毒極易誘發(fā)詐騙、暴力犯罪、賣淫等一系列社會問題。毒品對國民經濟、人口素質和社會安定的危害是無法估量的。

    傳統(tǒng)意義上來講,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冰毒以及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但目前,可卡因、海洛因和大麻的全球市場縮小或基本穩(wěn)定,而處方類阿片藥物、新合成毒品的產量和濫用量卻開始上升。一類被稱作新的精神活性物質的毒品近年來也逐漸成為全球范圍內突出的毒品問題。自2009年年底到2012年中期,新的精神活性物質的種類呈快速上升趨勢,從166種增加到251種,超過受到國際管制的種類總數。

    鑒于這種新的形勢,今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也被定為“希望的信息:藥物使用障礙是可以預防和治療的”。

    事實上,類似毒品成癮并會對身體健康乃至社會產生危害的情況,就在我們身邊發(fā)生著。除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毒品,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家中常備的一些止咳藥、止痛藥、感冒藥中也含有與毒品類似的成分。而這些藥品的長期服用,也會讓人在身體與心理上形成依賴,上癮難戒。

    以嗎啡為代表的麻醉性止痛藥及止咳糖漿,如撲熱息痛、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解熱鎮(zhèn)痛藥,含有阿片、咖啡因、麻黃堿、苯巴比妥等成分的非處方感冒藥,富含咖啡因成分的茶葉、咖啡、可可粉以及巧克力……若長期使用,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形成依賴性。

    今時今日,毒品和反毒的概念外延,可以說已經進一步地擴大了。

    那么,對于以上這些能夠形成癮癖的日常藥物,你是否了解?如果身邊出現了涉毒人員,你將作何反應?《公益時報》與鳳凰公益、新浪公益、問卷網聯手推出的“益調查”結果顯示,四成的網友選擇不作為。

    調查結果:

    本次調查從6月26日15時20分至6月30日11時,共收到6081名網友的回復。其中,有四成受訪者表示,如果身邊出現了涉毒人員,會教育、勸說其脫離毒品;另有近二成網友更表示會舉報或親自將其送往戒毒機構或公安機關;但選擇裝作不知道和不干涉的受訪者合計也達到四成。

    在被問及“下列哪類物品的成癮性和危害性比較容易被忽視”時,有三項選項的調查結果比例相當,21.36%的網友認為是大麻、搖頭丸等成癮性和生理危害性較傳統(tǒng)毒品弱的可吸食物品,24.85%的網友則認為是煙草、酒精、咖啡、可可粉等合法商品,還有22.06%的網友認為是止咳水、止痛藥等含有相關成分會產生依賴性的藥品。

    本次益調查還向網友詢問了他們了解毒品及反毒知識和信息的最初來源,其中,相關社會新聞事件對人的影響最大,有31.67%的網友選擇此項;緊隨其后的是“官方禁毒宣傳行動、媒體對禁毒知識的普及與宣傳”,人數比例也達到29.61%;另有19.74%和18.98%的受訪者分別表示來源于影視劇及文學作品和平時在家庭、學校及工作場所所受的教育。

    公益時報記者 高文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