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本報記者 李慶 2015年11月11日,中國基金會評價榜(2015)在京頒出,這是該民間獎項的第二次頒發(fā)。兩年前,五家民間公益機構發(fā)起了這份榜單,意在以被資助方為資助方打分的方式,考察資助型基金會在草根組織中的滿意度。 七個指標評估基金會 今年6月,這五家發(fā)起機構——罕見病發(fā)展中心(CORD)、愛聚公益創(chuàng)新機構(多背一公斤)、社會資源研究所(SRI)、樂齡合作社和新公民計劃發(fā)布了“百家NGO眼中的基金會”調研,綜合“中國民間公益組織基礎數據庫”和中國發(fā)展簡報《中國公益組織名錄》的數據,通過與13家機構合作,定向通過郵件邀請抽樣的636家NGO對過去兩年內的資助方進行評價,評價內容涉及到平等合作、組織發(fā)展、資源共建、權變管理、恰當干預、能力提升、領域推動等七個指標。 受邀的636家NGO中,剔除重復和無效問卷,共收到有效問卷195份,被評價的基金會總數達155家,其中境內93家、境外62家。位列評價榜前10名的基金會獲得了來自草根組織頒發(fā)的“金桔獎”獎杯。 “提供資金”是關鍵所在 北京市西部陽光農村發(fā)展基金會(以下簡稱西部陽光)是“金桔獎”的贏家之一。能夠在這個獎項中PK掉很多知名的大型基金會,他們表示:“壓力非常大,我們做的還遠遠不夠,還需要繼續(xù)努力,盡可能多地籌集一些做資助的資金,來幫助更多的民間公益組織。” 西部陽光最初也是一家草根NGO,直到2006年才注冊成立為非公募基金會。 基金會的橋畔計劃每年會給受資助的草根組織1至6萬元的非限定資金,主要用于行政管理?!胺窍薅ㄙY金是保證一個機構可以有質量地發(fā)展,這些錢或是用于探索型的項目,或者用于行政管理,但是現(xiàn)階段民間公益組織的行政經費還是很缺乏的。如果項目較少,那么按比例分到人力和管理的費用就會非常低?!北本┦形鞑筷柟廪r村發(fā)展基金會秘書長來超表示。 截至目前,橋畔計劃資金投入約為700萬元,自2010年至今共服務教育公益組織75家。 說起橋畔計劃的初衷,來超告訴記者,因為西部陽光就是從一個草根組織一步一步走過來的,他說:“第一,十二年前相比今天,還是非常弱小和草根的組織,所以知道哪一個階段對于民間公益組織來說最需要非限定資金。第二,草根機構在發(fā)展3到5年中會遇到瓶頸期,可以在這個瓶頸期分享我們的經驗和教訓。第三,當時覺得教育領域的NGO總體數量太少,想要通過一種什么形式讓教育公益組織的數量變多,活躍度變高?!?/p> 而同樣獲得金桔獎殊榮的心平公益基金會(以下簡稱心平),在成立之初,就將自己定位為資助型基金會,至于資助誰他們又有自己的考量?!拔覀冋J識到了民間公益組織的重要性,我們資助的兩個核心項目,一個是兒童閱讀推廣,另一個是大學生暑期支教。我們基金會的宗旨主要是關注教育問題?!毙钠交饡貢L伍松說。 自2008年底至今,心平共資助了100多家民間公益組織,投入約1億元人民幣。每年用于兒童閱讀推廣和大學生暑期支教項目的投入約為1500萬元?!靶钠皆谫Y助民間公益組織時,除了創(chuàng)始資金及辦公場地費用以外,我們必須同時考慮人力的費用、行政的費用,這樣才能夠讓他們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在項目上。那么如何做好以上這些,也是我們在提供資助的時候必須首先要考慮的?!蔽樗烧f。 草根機構期望合作 除了能夠提供資金,基金會還可以為草根組織提供什么? “盡可能多的介紹資源給我們的合作伙伴,”來超說:“資源和資金同樣重要?!?/p> “在一些偏遠鄉(xiāng)村的公益組織,他們接觸的投資方很少,我們就盡可能地幫這樣的NGO去對接投資方和合作伙伴,比如共同做大學生支教的,我們會將他們介紹到一起,互相認識,互相學習,將經驗教訓互通有無。”來超說。 這點得到了伍松的認同,他認為除了錢之外,公益組織應該有多元化的資助力量,接觸不同領域的資助方,同時提高自身的籌款能力?!笆紫刃钠矫磕陼媚陼钠脚_,將合作方以及同一領域做得較好的機構聚集在一起,彼此交流經驗,互相學習。其次,在‘大學生暑期支教’項目中,每年會在所支持的民間公益組織中,推薦骨干人員去國外參加‘青年公益夏令營’的學習。最后伍松作為心平基金會的秘書長,也是銀杏伙伴計劃的推薦人,會盡可能多地推薦所資助的民間組織的創(chuàng)始人或領導人成為銀杏伙伴。幫助他們發(fā)展,就是幫助我們的行業(yè)發(fā)展?!?/p> 當然,這種幫助并不僅僅是單向的,伍松表示:“盡管民間公益組織是受助方,但他們對基金會的發(fā)展幫助也很大。在具體的項目執(zhí)行過程中,他們給了我們很多的啟發(fā)以及經驗的分享。草根組織與自己不同的優(yōu)勢,實際上是可以互補的?!?/p> 發(fā)起評價榜的五家機構也強調:評價榜并不是對基金會整體工作的好壞做評價,只是民間公益組織對近三年內有資金幫助和支持的基金會做的一個梳理,同時也是與基金會之間的互動。其實,這也是草根組織釋放出的合作信號,希望基金會與民間公益組織能建立其更良性的合作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