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日,有幸在廈門參加兩岸公益論壇,在當下兩岸政經交流此消彼長的時期,臺灣地區(qū)在社會建設、公益慈善方面的成功經驗值得大陸學習。其中,論壇分享的“云水書車”公益項目讓人印象深刻。 “云水書車”是臺灣地區(qū)一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佛教組織——佛光山開山宗長星云大師創(chuàng)辦的公益項目。據我觀察,大陸的許多教育類公益項目與之相比,可謂自愧弗如,其三個創(chuàng)新點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第一,立意高遠?!霸扑笔切窃拼髱熕烦绲纳罘绞?,他開創(chuàng)的許多慈善項目都以“云水”冠名,他解釋說“云水書車”項目名稱的立意就是要讓知識、光明和幸福四處傳播。 星云大師認為,閱讀可以改變人的一生,臺灣未來的希望也應從鄉(xiāng)村著手,培養(yǎng)兒童的閱讀習慣和改變世界的能力。正是基于這樣一個遠大的目標,2007年,他建立了第一個車載流動式的“云水書坊”,2011年增加到6個,2012年更是大面積推廣“云水書坊”經驗,實施“云水書車——行動圖書館”項目,將書車增加到50臺,推動臺灣的全民讀書活動。據楊政達會長的介紹,該項目開展以來已總共服務了近千所偏遠學校、社區(qū),總借閱書量已超過40萬冊,超過160萬人次參加活動。 第二,富有童趣。星云大師很懂得兒童心理,把讀書活動設計得富有童趣和歡樂情調。項目將書車外觀設計得卡通化,車兩邊的遮板一打開,整個汽車就像一個飛翔的海鷗,車子的內部也被布置得非常歡快明亮。除了車內有孩子們喜歡的讀物外,駕車前來的海鷗叔叔會用變魔術和講故事的方式吸引兒童。于是,云水書車所到之處就成為了孩子們的樂園,閱讀活動成了孩子們的歡快節(jié)日。 在電視、網絡和各種新媒體都在爭搶眼球的時代,缺少圖書和不愛讀書是并存的問題,包括很多成年人也都沒有閱讀習慣,大量時間被電視網絡占據,在這種大背景下,讀書項目如何把圖書送達邊遠貧困地區(qū)學校,同時還能讓孩子們從小開始培養(yǎng)閱讀習慣,真正喜歡閱讀,讓送過去的圖書發(fā)揮效益,這是我們做讀書類公益項目必須考慮的內容。 第三,義工參與。義工或者捐贈者“伴讀”,是云水書車項目一個很值得借鑒的特色。每輛書車由會講故事、變魔術的“海鷗叔叔”駕駛,還有會講故事、會唱童謠的“義工媽媽”隨車同行,因此,書車每到一個學校,這里就成為閱讀和交流分享的舞臺,也是快樂的海洋,“海鷗叔叔”和“義工媽媽”在導演著快樂的閱讀活動。 在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的網站有很多招募義工和培訓類的信息,書車項目的各分支機構都在定期招募義工,對參與義工服務有比較嚴格的要求,在開展義工服務前要進行專業(yè)的培訓,據統(tǒng)計該項目參與義工人數已超過了4萬人。通過捐助者、志愿者的招募和參與,云水書車項目成為了一個社會公眾持續(xù)參與的公益平臺,除了這些通過閱讀改變人生的孩子們受益外,對于參與的捐贈者和義工來說,接受培訓、準備講授故事、練習變魔術,也是一個學習、閱讀、教學相長的過程,而與孩子們的歡快互動,更讓義工們享受了奉獻的過程,增加了生活的幸福指數。 據報道,星云大師已經將云水書車項目從臺灣拓展到了香港、日本和大陸的宜興,這的確是一個具有創(chuàng)新和深遠公益價值、值得推廣的好項目,其模式和理念值得我們大陸公益同行們認真學習和借鑒。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副理事長 劉選國/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