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shù)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09版:封面報道
   第10版:新聞
   第11版:專題
   第12版:專題
   第13版:專題
   第14版:國際 案例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公益第一訪談
動態(tài)
深圳:讓文化志愿服務觸手可及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shù)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09版
封面報道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專題

第12版
專題

第13版
專題

第14版
國際 案例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公益第一訪談

新聞內容
2016年09月20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深圳:讓文化志愿服務觸手可及

    文化春雨活動剪影:特色鮮明的古裝秀《漢風古韻》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伴隨著經濟的騰飛,深圳各類公益性社會組織得到蓬勃發(fā)展。作為全國志愿服務的發(fā)源地之一,自1989年以來,深圳誕生了國內第一個法人志愿者組織、第一批國際志愿者、第一部地方性志愿服務法規(guī)、第一個“義工服務市長獎”、第一本青少年志愿服務教育讀本……

    特別是2011年深圳提出建設“志愿者之城”以來,以志愿組織為代表的公益性社會組織逐步發(fā)展壯大,目前,全市共有文化志愿服務分隊231支,文化志愿者超過1.8萬人,建立了完備的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服務領域廣泛涉及文化各個環(huán)節(jié)。

    市、區(qū)、街道、社區(qū)四級

    服務體系

    近日,由文化部主辦,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廣東省文化廳、深圳市文體旅游局共同承辦的全國文化志愿服務工作現(xiàn)場經驗交流會在深圳舉行。會上,深圳文化志愿服務經驗得到了與會代表們的“點贊”。根植于“志愿者之城”的沃土,深圳文化志愿服務有著20年的發(fā)展歷史,文化志愿服務組織健全、管理規(guī)范、保障有力。

    2014年10月,深圳市文化志愿服務總隊組建成立,統(tǒng)籌管理全市文化志愿服務資源,進一步積極引導、規(guī)范發(fā)展文化志愿服務,在全市構建市、區(qū)、街道、社區(qū)四級,覆蓋全市的文化志愿服務網(wǎng)絡體系。

    深圳堅持文化志愿服務的“社會化、制度化、項目化、信息化、社區(qū)化、國際化”建設,以社會化動員實現(xiàn)志愿服務“人人可為”,以制度化規(guī)范確保志愿服務“成為常態(tài)”,以項目化運作讓志愿服務“貼近需求”,以信息化手段實現(xiàn)志愿服務“簡而易行”,以社區(qū)化覆蓋實現(xiàn)志愿服務“就在身邊”,以國際化特色實現(xiàn)志愿服務“引領潮流”。2015年度,全市文化志愿者參與各類服務活動85461人次,較2014年度同比增長3倍。

    志愿服務積分入戶等

    激勵政策

    為創(chuàng)新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機制,實現(xiàn)群眾文化需求和公共文化服務的有效對接,推動文化志愿服務事業(yè)規(guī)范有序、健康發(fā)展,深圳發(fā)揮政府主管部門對文化志愿工作的主導作用,采取了一系列統(tǒng)籌措施。

    自2007年起,深圳先后出臺《關于實施和規(guī)范文化義工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深圳市推進文化志愿服務工作方案》《深圳市文化志愿服務促進辦法》等系列文件,明確了全市文化志愿服務的組織架構、工作機制、工作要求、促進措施、激勵保障機制等,對全市文化志愿服務開展起到重要的指導促進作用。

    “志愿服務積分入戶政策”作為一項重要的激勵措施,明確文化志愿行動可通過服務時長及效果換取深圳入戶積分。同時強化資金保障機制,深圳市宣傳文化基金每年給予市文化志愿服務總隊80萬元的資金支持,專門用于服務平臺建設、宣傳推動及示范項目的組織實施,并撥出專項資金,用于全市各基層社區(qū)開展文化志愿服務補助。

    2013年,深圳召開文化志愿服務工作現(xiàn)場會,向10個區(qū)(新區(qū))文化志愿服務隊授旗。2014年,深圳市文化志愿服務總隊建立并設聯(lián)席會議制度,全市各市屬文化場館、各區(qū)(新區(qū))、街道分別組建文化志愿者服務隊,社區(qū)及其他公益性文化場館根據(jù)自身需求招募志愿者,納入上一級文化行政部門組建的文化志愿者服務隊統(tǒng)一指揮。

    文化志愿者總隊建立了專家型、專業(yè)型、輔助型三類隊伍,分別建檔、分類管理。每年召開文化志愿服務專題會議,內容包括項目推進、經驗交流和先進表彰,總結經驗,分析問題,對各分隊的組織架構、運行機制、服務內容、志愿者權益保障、經費支持等提出具體要求,規(guī)范引導文化志愿服務健康有序發(fā)展。同時,探索建立文化志愿服務的保障體系,強化相關部門和各公益文化場館對文化志愿服務的保障職責,從培訓、管理、激勵、資金等方面構建對文化志愿服務的系統(tǒng)保障。

    除了制度引領、組織保障,深圳還以科技平臺支撐文化志愿服務。深圳打造了集注冊申請、項目發(fā)布、志愿者招募、風采展示、活動交流等多項功能為一體的文化志愿服務平臺——深圳文化志愿服務網(wǎng)和“深圳文化志愿”微信公眾號,促進全市志愿服務隊和志愿者之間的交流管理。

    塑造文化志愿服務品牌

    1.8萬名基層文化建設的生力軍如春雨播撒在深圳的各個角落,成為基層文化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的的源動力。由文化志愿者提供的公益性文化服務已成為推進深圳現(xiàn)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創(chuàng)新之舉。創(chuàng)新性地探索具有地方和行業(yè)特色的文化志愿服務模式,是深圳文化志愿者面臨的重要課題。

    全市各級文化部門對所轄志愿服務隊伍的特色服務項目進行重點培養(yǎng)與扶植,通過持續(xù)創(chuàng)新,不斷豐富活動內容及形式,打造出一個個文化志愿服務常態(tài)化品牌,如“文義惠鵬城”文化志愿基層行、文化志愿服務展示月等。各區(qū)、各市屬場館也不斷創(chuàng)新,探索具有地域和行業(yè)特色的文化志愿服務模式,產生了覆蓋全市的“四點半課堂”、羅湖區(qū)“羅雪兒”公共文化超市、福田區(qū)“托起夢想”公益培訓工程等一批特色鮮明的文化志愿服務品牌。2015年,寶安區(qū)“文化春雨行動”獲評全國文化志愿服務示范項目。

    文化志愿服務隊伍日益壯大,活動亮點紛呈。深圳博物館文化志愿服務隊現(xiàn)有志愿者2050人,為全市公共文化場館最多,包括53名能用外語講解展覽的志愿者;2015年志愿者參與服務6300多人次,服務時長累計2萬多小時。

    深圳圖書館分類開展圖書整理及讀者引導、關愛服務、閱讀推廣、公益法律服務、少兒服務、用戶信息素養(yǎng)培訓等文化服務項目;2015年共有志愿者1000余人,提供志愿服務400余場,服務總時長1.5萬余小時,受益總人次2.2萬余人次。

    深圳市文化館從2006年開始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實行免費開放,并開展面向全體市民的公益文化藝術培訓,年均開設各門類文藝培訓80班次,招收學員近2000名,累計招收學員超2萬人,年均授課超過7000課時;同時每年進社區(qū)、工業(yè)區(qū)等地開展多場志愿慰問演出。

    關山月美術館文化義工隊創(chuàng)建了“第二課堂”“周末賞析團”“四方沙龍”等服務品牌,先后獲2011年度文化部全國美術館發(fā)展扶持計劃“優(yōu)秀公共文化推廣項目”、2013年全國美術館專業(yè)委員會“美術館優(yōu)秀志愿者”稱號;2013年度,該館資深志愿者唐平被文化部授予“優(yōu)秀文化志愿者”。

    如何打造“志愿者之城”的升級版?未來,深圳將通過不斷健全管理機制和制度,促進志愿者招募、培訓、服務、激勵和退出的規(guī)范運作,提升志愿服務的科學化水平,拓展服務領域和區(qū)域,讓深圳的文化志愿服務繼續(xù)在完善現(xiàn)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據(jù)《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