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shù)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09版:封面報道
   第10版:新聞
   第11版:年檢
   第12版:年檢
   第13版:年檢
   第14版:專題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公益第一訪談
為什么“好人”容易上當受騙?
如何對準精準扶貧發(fā)力
“富二代”應該接什么班?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shù)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09版
封面報道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年檢

第12版
年檢

第13版
年檢

第14版
專題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公益第一訪談

新聞內容
2017年03月28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為什么“好人”容易上當受騙?

    近期,有不少人收到一則不切實際的虛假信息,稱尋找有500萬元注冊資金的社會組織對接一筆巨額捐贈,但需要社會組織先把15%的手續(xù)費轉到某個賬戶,才能獲得捐贈。有不少“好人”信以為真,開始在網(wǎng)上轉發(fā)這一消息。“好人”為什么會上當呢?

    第一,“窮”。

    不少“好人”一直在付出,看到有個機會可以獲得回報,則欣喜若狂。當然,受限于物質條件的匱乏,“好人”們通常較少會去進一步考慮機會成本,即成功和失敗的可能性需要付出的成本有多大。不會分析的后果是嚴重的,通常這類“好人”容易成為騙子的目標客戶,因為心里防御較弱,更傾向于接受。如果給到一個高期望值預期,由于言行一致性陷阱,“好人”會因為對于高預期回報的期待,而忽視對于高預期隱含的重大問題。有的甚至會在對方的請求或者恭維下答應幫忙找合適的組織去做這個事情,為了實踐自己言行一致的諾言,從用別人對自己的信任讓相信“好人”的人上當受騙。

    堅持言行一致之前,我們需要想想:我們?yōu)槭裁匆獛蛯Ψ??我們認識嗎?對方為什么要把錢給你?

    第二,缺乏法律意識。

    《慈善法》規(guī)定公益組織只有10%的項目行政經(jīng)費,如果了解這一條,則看到15%的手續(xù)費回扣的時候會感覺明顯這個事情很不靠譜?!昂萌恕比绻狈娼M織實際運作經(jīng)驗,同時又不注重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學習,自然無法判斷這些消息是否值得相信。

    基金會是著眼于長期的發(fā)展和社會影響力投資的,加之一般對于基金會的管理相對比較規(guī)范,會按照法律法規(guī)辦事,所以都不容易上當受騙。騙子一般會告知對方說錢走不了對公賬戶,要走私人賬戶,從而通過撤單來達到讓非基金會從業(yè)者和進入騙子陷阱的朋友中招,導致?lián)p失財物。

    第三,缺乏查證技能。

    在信息化時代,很多消息是可以通過網(wǎng)絡搜索引擎去查證真實性的。

    例如五六年前,有個四川馬鄉(xiāng)小學需要衣服的信息傳遍了各個QQ群,而且過一段時間就重復出現(xiàn)。但信息中校長電話號碼卻是來自廣東的,很明顯的是個詐騙電話,然而卻被“好人”們積極轉發(fā),流行了至少兩年。直到有新聞記者深入當?shù)厝フ{查,并發(fā)布相關報道,才逐步減少了此類信息的傳播。

    第四,懶惰。

    在當下,人手一部智能手機,每個人都可以很方便地接入互聯(lián)網(wǎng)。只要拒絕懶惰,肯花上一分鐘查證信息的真實性,就可以避免我們的家人和朋友上當受騙。

    從我做起,阻斷假消息是很有必要的。一旦你掌握了查證的技能,身邊的朋友也會提高防范意識。如果你有一個有查證能力的朋友,還有一個是經(jīng)常給你發(fā)“喝汽水會得白血病”的朋友,你會更愿意和誰接觸呢?相必應該是睿智的具備查證能力的朋友吧。人以類聚,身邊有越來越多優(yōu)秀的朋友,你也就會越來越優(yōu)秀。對于生活品質有較高需求的朋友,可以多看果殼網(wǎng)的謠言粉碎機,很多網(wǎng)上瘋傳的謠言在這里都會有一個良好的歸屬。

    而“懶”的正確做法應該是:精要主義。限定自己的關注圈,減少無用的群,清理給你發(fā)垃圾廣告和謠言的朋友,拒絕陌生人加好友,只關注優(yōu)質的公眾號,把精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并且堅持做。讓我們成為精要主義者,騙子就很難接觸到我們,也就不會上當受騙。

    廣東省廖冰兄人文藝術基金會總干事

    楊漢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