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自然大學”發(fā)起人 馮永鋒/文 在中國,以穿山甲貿易為代表的野生動物地下貿易非法產業(yè)鏈已經(jīng)延續(xù)多年,形成了非常強大、隱蔽、周全甚至有些恐怖的陣容。他們不僅自己擁有大量的豪車鐵甲,而且腐蝕了好多執(zhí)法人員。你這邊剛剛向他們報案,那邊你的信息就已經(jīng)完整地泄露了出去。 但其實不是這些人有多強大,而是多年來他們沒遭遇過真正的對手。只要有人和他們對抗,他們其實囂張不了幾天。 但仍舊有很多阻礙因素。第一個因素,是愿意參與做野生動物保護的人還是太少;第二個因素,就是這些人總是很難籌集到工資。 結識中國民間的環(huán)保行動者二十多年來,我一直明白這個群體身上的最大痛點,即社會一直不太肯支持他們的工資,總以為他們身上懷有特異功能,憑借喝西北風就可以出生入死、縱橫捭闔于江湖險惡之上。 世間人做公益,一種做救難,即遇上物質缺乏的,及時地給予一些,可能就能夠幫助受益人煥然一新,這是很多人習慣看見和想到的;另一種叫贊賞,遇上他人不敢作而此人敢做、他人不能為唯此人能為的民間公益英雄,大家出于支持而毫不猶豫地給出感動之余的贊賞。 而對于民間環(huán)保行動者、民間公益行動者來說,無論他們處在何時何地,他們最需要得到的支持,永遠是工資、工資、工資。其實他們需要的工資并不高,就是維持當?shù)仄骄B(tài)的生活水平就行。這些工資,就足以讓他們更從容、更持久、更自信、更強大地投入到無邊無涯的生態(tài)保護和污染防治偉業(yè)中去。 世界的公益,一般有兩種,一種叫危險公益,一種叫安全公益。我所喜歡的民間公益行動者、民間環(huán)保行動者,基本上都在迎接著危險公益的挑戰(zhàn)。這意味著,我們對他們的支持,有一種更為強大的義不容辭性。英雄上了戰(zhàn)場,我們不能讓他們背后也遭受暗箭之傷,我們更不能讓他們家人的生活由此難以維繼。我們不上了戰(zhàn)場,我們能做的,就是給出一點點微弱的支持。這些微弱的支持連結在一起,就足以讓一個電源得到充實,一個英雄得到前行的勇氣。 因此,在每年的騰訊99公益日,我都在試驗和倡導一個理想,就是讓大家支持民間公益行動者的工資。 有好的消息是,項目從業(yè)人員的工資可算為項目成本,因此,完全可以放心大膽地寫進去;有更好的消息是,你完全可以把人員的工資,直接做成一個“項目”,這樣,以執(zhí)行項目的名義,給民間公益行動者發(fā)工資;還有更好的消息是,在非定向捐贈、公益創(chuàng)投的風氣的帶動下,只要能夠讓資金變成通用的、可自由發(fā)揮的、不限定用途的,這樣的籌資方式,也等同于給民間公益行動者,籌集到了工資。因為,只要籌集到了工資,一個公益理想的90%,就可以得到實現(xiàn)。 何況,今天的公益中,行動型的、智慧型的、創(chuàng)意型的越來越多。一個人可能不憑借太多的物資依賴,就完成了一件驚天偉業(yè),你說,這樣的思想力和行動力,這樣的勝利力和執(zhí)行力,究竟值多少工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