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shù)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10版:新聞
   第11版:新聞
   第12版:新聞
   第13版:專題
   第14版:專題
   第15版:國際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tǒng)
韓國非營利媒體如何“打破陳規(guī)”?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shù)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新聞

第13版
專題

第14版
專題

第15版
國際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tǒng)

新聞內(nèi)容
2019年12月24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從借機拍片到擁有三萬“月捐”會員
韓國非營利媒體如何“打破陳規(guī)”?

    “打破新聞”的記者和捐助者于2018年12月19日在首爾延世大學禮堂慶祝當年的捐助者之夜

    “打破新聞”的工作人員

    韓國非營利調查機構“打破新聞”成立之初,沒有固定的辦公場所,甚至連一臺相機也沒有。經(jīng)過七年的發(fā)展,它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擁有三萬多“月捐”會員的新聞機構,融合了報道、廣播、紀錄片等多種媒體形式。在韓國新聞業(yè)最不景氣的幾年里,他們是如何取得這些成就的?

    韓國非營利性調查新聞機構“打破新聞”(Newstapa)誕生于韓國新聞行業(yè)非常不景氣的時期。2012年1月,它由一群因要求采編自主而被解雇或是在編輯室被邊緣化的新聞人創(chuàng)辦。

    盡管“打破新聞”已發(fā)展成為一家擁有50名員工(包括35名采編人員)的媒體機構,但在成立之初,它并沒有建立可靠的融資模式或可持續(xù)發(fā)展計劃。如今,這個專注于調查報道的非營利媒體,融合了廣播、紀錄片制作和會員制,打破了韓國傳統(tǒng)媒體中的許多禁忌,成為了全球非營利媒體的榜樣。

    “我們當初只計劃運行一年左右?!薄按蚱菩侣劇钡穆?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兼編輯金永進說。

    當金永進加入“打破新聞”擔任顧問時,他仍在韓國公共廣播公司(KBS)任職,只是在周末來到首爾負責編輯工作。他因抗議自我審查而被解除了KBS調查部負責人的職務,被調往了離首爾5小時車程的蔚山。

    韓國媒體工作者聯(lián)盟(The National Union of Media Workers)為“打破新聞”提供了一個辦公空間——一個會議室,在閑置的時候可供“打破新聞”的成員使用,和2000萬韓元(約合12萬元人民幣)的資金,用于支付其6個月的運營開銷。

    “打破新聞”在成立之初沒有相機,甚至不得不依靠從一位數(shù)學老師那里借來的小型攝像機工作,但他們制作的網(wǎng)絡電視節(jié)目反響是驚人的——他們推出的第一集節(jié)目在YouTube上吸引了超過30萬次的觀看量。

    金永進說:“我們受益于數(shù)字技術,使我們無需大量的初始投資就可以生產(chǎn)和分發(fā)內(nèi)容?!彼赋?,“打破新聞”的記者在采訪過程中并沒有遇到很多困難,因為他們許多都是資深記者。

    目前,“打破新聞”擁有約39萬名YouTube訂戶、60.9萬名Twitter關注者和20.8萬名Facebook關注者。此外,他們還制作了3部紀錄片,吸引了500萬觀眾到電影院觀看。

    建立可持續(xù)發(fā)展模式

    2012年7月,“打破新聞”開始接受捐贈。在短短幾天內(nèi),它獲得了約1000名捐助者(包括一次性和經(jīng)常性捐助)。2013年12月,在一則關于樸槿惠在右翼媒體的幫助下贏得了總統(tǒng)大選的報道后,經(jīng)常性捐助者的人數(shù)超過了25000人。

    在2013年2月樸槿惠就職后,“打破新聞”任命金永進為新任總裁,希望使其成為一個可持續(xù)的、非營利的、無黨派的調查性新聞媒體,它不接受任何公司的贊助或廣告宣傳。

    其后,因為韓國的媒體狀況并未出現(xiàn)改善的跡象,KBS記者金敬來(Kim Kyung-lae)和其他幾位知名記者都辭職并加入了“打破新聞”。

    金慶來說:“當李明博政府于2008年上任時,我們很難對政府的任何負面消息進行舉報?!?013年,當他到“打破新聞”工作時,薪酬下降了10%。

    在李明博和樸槿惠政府治下,韓國的新聞自由在2008年到2016年都在持續(xù)倒退。而李明博和樸槿惠都因腐敗而被判刑。

    在韓國,即便公開的信息是真實的,誹謗也將會被判最高兩年的刑罰,而如果信息的虛假的,最高刑期則是七年。因此,“打破新聞”成立了一個為記者提供法律援助的基金,它已經(jīng)撥出約3億韓元(約合181萬元人民幣)。

    金永進說,“打破新聞”曾被起訴14次,除了在一宗在未經(jīng)當事人許可的情況下發(fā)布電話錄音被罰款300萬韓元(約合1.81萬元人民幣),其余所有訴訟都勝訴了。

    深入調查

    在確定“打破新聞”的名字后不久,他們發(fā)布了一篇關于國家情報院建立了秘密的網(wǎng)絡戰(zhàn)部門的調查報道,這篇報道指出,相關部門創(chuàng)建了600多個Twitter賬戶,并轉發(fā)了20多萬個帖子,以攻擊反對派總統(tǒng)候選人?!按蚱菩侣劇笔褂蒙缃痪W(wǎng)絡分析工具發(fā)現(xiàn),至少有10個小組在Twitter上系統(tǒng)地進行了操作,以操縱公眾輿論,以支持總統(tǒng)候選人樸槿惠。

    在“打破新聞”與“國際調查記者協(xié)會”(ICIJ)合作發(fā)布了一系列有關在避稅天堂擁有空殼公司的韓國人的調查報道后,2013年的捐款人數(shù)量增加了約5000人。

    在深入報道“世越號沉船事故“之后的第二年,捐款人數(shù)又增加了5000。當時主流媒體曾錯誤地報道,所有船上人員都已經(jīng)獲救,而當時數(shù)百名乘客都被困船上。

    “打破新聞”在揭露包括韓國工業(yè)巨頭三星等大型公司戶的不當行為時,也常常只能單獨行動。它曾報道過在三星半導體工廠工作后患上白血病和淋巴瘤員工的死亡(該公司最初否認公司有任何不當行為,但于去年發(fā)出道歉并與其前雇員達成和解)。

    “打破新聞”也在2016年報道了三星集團主席李健熙招妓的丑聞,這篇報道在YouTube上吸引了1300萬的觀看次數(shù)。

    2017年,當韓國憲法法院因貪污丑聞將總統(tǒng)樸槿惠免職時,“打破新聞”的捐助者數(shù)量已經(jīng)超過40000,其年度捐款超過了59億韓元(約合3563萬元人民幣)。

    捐助制的挑戰(zhàn)

    文在寅上臺后,韓國的新聞自由狀況有所改善,主流媒體也開始報道一些原來只有“打破新聞”才敢報道的禁忌話題,導致了“打破新聞”捐助者數(shù)量的下降。2018年,“打破新聞”的捐款下降10%以上。

    韓國新聞與傳播研究學會新聞研究負責人金成海教授表示,“打破新聞”目前作為政府監(jiān)督者的角色面臨挑戰(zhàn),因為他們許多捐助者都是文在寅的支持者。

    “打破新聞”的捐助者數(shù)量急劇下降與它曝光某些自由派政治人物的丑聞有關,包括從“吹哨人”轉變?yōu)閲鴷h員的權垠希(Kwon Eun-hee),“打破新聞”曾報道,她在競選公職時利用法律漏洞來瞞報了自己和丈夫的資產(chǎn)。

    在“打破新聞”發(fā)布了一篇關于總檢察長提名人在聽證會時撒謊的報道后,捐助者數(shù)量也出現(xiàn)大量下跌。這位提名人被視為自由派的領軍人物,曾領導了對樸槿惠腐敗的調查。

    盡管如此,金永進強調他們?nèi)詫∈厥姑?,公正地揭露濫用權力的行為,并且他也對經(jīng)常性捐助者的數(shù)量將保持在30000人以上充滿信心(目前大約有31000人)。

    跨平臺合作

    隨著政府的更迭以及許多曾經(jīng)被解雇新聞工作者的復職,跨平臺的合作現(xiàn)在已成為“打破新聞”的主要關注點。

    2018年5月開始,金敬來在KBS主持了一個時事廣播節(jié)目,“打破新聞”的創(chuàng)始成員之一曾在這個節(jié)目工作,如今他也回到了這個節(jié)目。金敬來將在這個節(jié)目獲得的一半收入分給了“打破新聞”。

    “打破新聞”去年還與德國的NDR、韓國的MBC合作,調查了一個學術造假的社群。

    2018年10月,“打破新聞”與初創(chuàng)媒體公司Sherlock的記者合作,揭露了韓國知名IT創(chuàng)業(yè)家楊金浩掌摑員工并且強迫他用弓箭射殺活雞的事件。“打破新聞”為Sherlock的記者提供了工作空間,協(xié)助其組織了新聞發(fā)布會,并在其線上平臺發(fā)布了這則故事。

    2018年11月,“打破新聞”與24小時新聞頻道YTN簽署了一份關于內(nèi)容交換和未來合作的協(xié)議。

    為記者搭橋

    “打破新聞”今年8月通過眾籌活動籌集了超過2.7億韓元(約合163萬元人民幣)的資金,以建立“共同中心”(Together Center)項目,這個項目希望為獨立記者提供共同工作的空間。“共同中心”有一個多功能電視演播室、三個編輯室和兩個會議室。

    兩支由大學生組成的團隊成為了該項目的首批受益者,他們將用300萬韓元(約合1.81萬元人民幣)的獎金來調查大學宿舍費和極右翼勢力在大學擴張的故事,而“打破新聞”的成員也將對他們的故事進行指導。

    獨立紀錄片制片人南泰杰(Nam Tae-je)也使用“共同中心”來編輯他的紀錄片,該片講述的是居住在月城核反應堆附近的人們的生活,影片已在11月上映。

    “打破新聞”自2015年以來一直與獨立制片人/導演合作,并自2018年以來通過公開競賽的方式,為紀錄片項目提供了1000萬韓元(約合6萬元人民幣)的獎勵。

    2016年以來,他們還開設了很受歡迎的在線數(shù)據(jù)新聞學課程,以培養(yǎng)未來的調查記者。

    金永進說,使“打破新聞”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關鍵是展示出公正、持平的新聞報道的價值,贏得受眾的信任,以及與他人合作共贏,“在尋求幫助之前,你應該證明自己是有價值的”。

    (據(jù)全球深度報道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