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本報記者 張明敏 ‘把緊缺物資盡快送到一線去!’1月24日,國強公益基金會理事長陳翀對基金會抗疫提出工作要求。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后,碧桂園集團通過國強公益基金會捐贈1億元人民幣,設立首期抗疫基金。2月13日,集團再次追加捐贈1億元人民幣,設立二期基金。至此,碧桂園集團抗疫基金達到2億規(guī)模。 1月26日(大年初二),通過簡化流程、特事特辦、即刻出款、協(xié)議后補等方式,1億元抗疫資金迅速到位。 錢已到位,花好較難,如何用好這筆即時善款,成了當時國強公益基金會所有員工的必答題。面對來勢洶涌的疫情,以往慈善公益方式是否可行?用創(chuàng)新方式如何讓錢花的更加聰明?自主研發(fā)產品在抗疫中發(fā)揮怎樣的作用? 一支由13人組成的抗疫隊伍從四面八方緊急集結整裝出發(fā),他們從緊急資源對接采買,從‘破解采買難題’到‘打通渠道’再到‘采購專項行動’,基金會用行動回應著疫情的挑戰(zhàn),讓專業(yè)慈善打滿整個抗‘疫’全場。 破解采買難題 劉剛是國強公益基金會副秘書長,這個長期戰(zhàn)斗在扶貧一線的老兵對于慈善公益可謂是游刃有余,但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令他還是有些措手不及。劉剛說,盡管資金到位很快,但物資采購卻成了基金會面對的最大難題。如何將錢花的即時、高效、透明成了擺在劉剛面前的一道坎。 “每天對著電腦工作十幾個小時,基本滿負荷運作,生怕錯過任何有用的采購信息。晚上失眠,想的都是物資,夜里做夢都在買口罩?!眲傉f。 疫情來勢兇猛,資源非常不足。碧桂園集團大健康事業(yè)部、采購部紛紛支招,全面搜索應急物資支援,有效化解基金會的采買壓力。 和劉剛一樣,碧桂園的另一名扶貧人潘定國也為采購物資著急上火。 作為國強公益基金會旗下社會企業(yè)碧鄉(xiāng)農業(yè)公司的負責人,潘定國于1月29日凌晨從江蘇淮安老家火急火燎地趕回廣東順德碧桂園總部基地,就為方便防疫物資的采購和運送。車駛向順德,潘定國的手機響個不停,他原先聯(lián)系的一家廣州供貨商答應出貨的50噸消毒液,因工人實在不夠,沒法按時交貨。潘定國對這電話那頭喊道:“有條件上,沒有條件創(chuàng)造也要上。” 曾作為中國扶貧基金會人道救援隊的一員,潘定國深知,克服困難就有可能留給別人多一些生存機會。幾經交涉后,廠家同意加大人手并安排親戚朋友參與一線助力生產,最終50噸消毒液成功出貨。 “前后溝通約20次,如果不出貨我也很著急,這將耽誤災區(qū)抗‘疫’工作。”潘定國說。 抗疫物資采買與時間賽跑,一刻也不能等。 1月24日至27日的短短4天時間內,基金會就尋遍醫(yī)療物資供應商500余家,緊急采購物資30批次。2月1日,基金會捐贈的首批抗疫物資1.75萬只醫(yī)用口罩、60噸消毒泡騰片、50噸消毒液、50萬雙一次性醫(yī)用手套等抵達湖北。 此后,8車共201噸的75%醫(yī)用酒精、防護服、護目鏡、首批總價2000多萬元的高端醫(yī)療設備、煲仔飯機器人,第二批總價400萬元的醫(yī)療設備,第三批的88套醫(yī)療設備等,從全國各地專車出發(fā),源源不斷馳援湖北省內武漢、隨州、荊門、孝感、鄂州、宜昌、黃岡、咸寧、荊州等多個地市。 2月14日下午,碧桂園集團通過國強公益基金會捐贈的首批全自主研發(fā)的集裝箱煲仔飯機器人順利運抵武漢,每小時可出品100-120份煲仔飯,24小時不間斷、無人化全自動出餐,緩解醫(yī)務及隔離人員用餐壓力。 打通全球通路 2億抗疫公益基金快速到賬后,國強公益基金會加大了采買力度,調集各類資源協(xié)同抗疫。由于時間緊急、抗疫物資保鮮性等特質,要求物資能夠快速抵達抗疫一線。此時,最好的辦法就是空運,但受疫情影響,航班受到管制,運力頗為緊張,基金會采購的大批抗疫物資無法運抵抗疫一線。 為了早日將物資運送到位,國強公益基金會與中國南方航空公司多次溝通,爭取直飛武漢的專機航線,共同啟動協(xié)助抗疫物資包機直飛中國武漢的相關工作。 “我們籌集到的所有物資很多,為了利用飛機的最大運力,采用不打包運輸的方式,充分利用飛機有效載荷,盡可能將更多物資第一時間運到一線。”一位執(zhí)行運輸抗疫物資任務的基金會工作人員表示。 基金會在強有力團隊的執(zhí)行下,效果很快顯現(xiàn)。 2月3日,碧桂園緊急采購的第一批抗疫物資——1.2萬只醫(yī)用口罩到達廣州白云機場,捐贈給廣東省衛(wèi)健委。2月22日,近10萬套防護服、一批醫(yī)用手套、消毒儀器等醫(yī)用物資悉尼歸集完畢。 2月25日晚至26日下午,這批抗疫救援物資被送達到武漢市防疫指揮所、武漢市新洲區(qū)防疫指揮所、武漢市江夏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等15個醫(yī)療機構及指定地點,同時,還發(fā)往湖北宜昌、荊州、咸寧、孝感等15個城市。 采購專項行動 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努力克服疫情影響,扎實開展決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抗疫情、補短板、促攻堅”專項行動,國強公益基金會迅速響應,通過旗下社會企業(yè)碧鄉(xiāng)公司開展“保供給、防滯銷”采購專項行動,堅持“兩手”抓,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攻堅脫貧。 2月21日,國強公益基金會在廣州東西部扶貧協(xié)作產品交易市場以及集團對口幫扶的8省16縣中首批采購共240噸扶貧農產品,鏈接貧困戶1848戶、5544人,捐贈給抗疫一線人員,保障一線醫(yī)療工作者與相關人員的生活需求,也幫助貧困地區(qū)解決產品滯銷難題。同時,在2月25日、3月3日、3月18日,分別將第二至第四批物資從全國運往抗疫一線。 碧桂園集團、國強公益基金會“保供給,防滯銷”采購專項行動共下單采購來自全國18省份48個縣的扶貧農產品超1800噸。一方面送往湖北省內13個城市150多個社區(qū),超20萬戶居民受益;同時還捐贈給武漢、隨州等地的10家醫(yī)院、15個指揮部,保障一線醫(yī)療工作者與相關人員的生活需求。此次行動還鏈接幫扶貧困戶50067戶超10萬人,實現(xiàn)抗疫、扶貧兩不誤。 對人好 對社會好 國強公益基金會秘書長羅勁榮對抗疫工作總結時表示:“在這場已經持續(xù)一個多月的抗擊疫情戰(zhàn)斗中,國強公益基金會上下一心,已將‘對人好、對社會好’以實際行動‘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通過捐款捐物、全球采購、志愿支援、扶貧助農等多種方式,全力支持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這場硬戰(zhàn)。” 如今,疫情逐漸消散,防控也已轉為常態(tài)化,公益行動的社會效應已經顯現(xiàn)。 國強公益基金會收到湖北省慈善總會、廣東省衛(wèi)健委、武漢慈善總會、武漢紅十字會等30余家單位發(fā)來的感謝信。 湖北省慈善總會在感謝信中稱:“你們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黨中央決策部署,慷慨解囊,捐款捐物,奉獻愛心,體現(xiàn)了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的大愛境界,為我們戰(zhàn)勝疫情提供了有力支持和幫助,增添了巨大信心和力量,在此,謹代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和6100萬湖北人民,向你們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謝?!?/p> 國強公益基金會牢記為實現(xiàn)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的愿景,在公益慈善的路上,不負使命,繼續(xù)以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方式,在扶弱濟困、興學助教、鄉(xiāng)村振興、科技創(chuàng)新等多領域推動社會和諧、國家富強、人類文明進步。 國強公益基金會榮譽會長楊國強曾說:“感謝黨和國家,也感謝社會給我的所有,我們都要積極應對困難、努力奮斗。只有對得起社會、對得起人,才會有更美好的明天?!?/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