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09版:新聞
   第10版:新聞
   第11版:新聞
   第12版:新聞
   第13版:專題
   第14版:社會創(chuàng)新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tǒng)
831萬名注冊志愿者
活躍荊楚
廣州超萬名初老志愿者
投入社區(qū)服務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09版
新聞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新聞

第13版
專題

第14版
社會創(chuàng)新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tǒng)

新聞內容
2020年10月27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廣州超萬名初老志愿者
投入社區(qū)服務

    退休前,他是部隊的電影放映員,是電視臺的新聞記者;退休后,他是老舊電器的“救生員”,是街坊們的好幫手。67歲的專才志愿者張朝廣,用技術與熱心服務大眾,讓自己的老年生活更加充實有意義。

    初老“不服老”

    維修愛好成志愿服務

    2011年,張朝廣退休后,作為一名年輕的長者,希望自己退休后的生活能更精彩。于是重拾了維修電器的愛好,把從網上、市場淘回來的舊電器拆修研究,樂此不疲。漸漸地,他覺得這樣消費人生太奢侈了,于是決定把興趣愛好與幫助他人結合起來,開始走出家門參與志愿服務。

    2013年4月21日,張朝廣一大早就背著沉甸甸的工具包,穿過大半個廣州,來參加荔灣區(qū)中南街組織的志愿服務活動。那是張朝廣第一次參加義修活動,當時義修組只有他一個人。在那之前,他并不知道什么是義修,也沒有意識到未來會因此發(fā)生變化。

    活動現場志愿者忙碌的身影,對第一次參加義修服務的張朝廣來說是多么新鮮。面對拿著各種老舊電器排隊等候修理的居民們,張朝廣顧不得休息,趕緊擺好工具開工。那次他幫助一位老人維修收音機,當他裝回電池打開開關,放出電臺的播報聲的那一刻,現場隨即響起一片掌聲。

    第一次義修活動給了張朝廣很大的震動,“那一刻是我老年生活發(fā)生變化的起點,讓我覺得去幫助別人是一件多么光榮的事情?!敝链肆x修成為了他生活的重要部分。張朝廣把義修帶進了廣州各個社區(qū),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結識志同道合的老伙伴。這一年在張朝廣的帶領下,廣州第一支由退休人員組成的義修隊——廣州粵暉家電義修隊成立了。

    組建義修服務隊

    齊聚發(fā)揮專長

    7年來,由最初只有張朝廣一個人,發(fā)展到現在有31名成員的義修隊,年紀最大的張炳發(fā)師傅已有73歲。這支隊伍里大部分都是年輕的長者,都是初老,他們退休后繼續(xù)發(fā)揮余熱,用自己的專長去服務社區(qū)居民。

    每當張朝廣介紹團隊的時候,就會說“我們全部都是業(yè)余的?!彼灾灰獙﹄娖骶S修感興趣,有服務大眾的熱心,就能加入張朝廣的義修隊。隊里一位女隊員,是在廣東省老干部大學活動時加入的。當時她說很喜歡電器維修,但是不會技術,詢問能不能加入。張朝廣當即回應:“沒關系啊,你來了以后邊干邊學,我們有很多師傅可以教你。”她就這樣就加入了團隊。從最開始完全不會維修技術,通過義修隊的培訓,到現在這位女隊員已經成為團隊里的“電蚊拍維修專家”。張朝廣說:“喜歡玩電器,志同道合有共同話題,是我們最后走到一起的最根本的原因?!?/p>

    后來這支因為愛好聚齊在一起的團隊,創(chuàng)下了17名隊員一天修好120多件電器的維修紀錄。

    保持良好心態(tài)

    熱情服務長者

    與張朝廣一樣,團隊里多數成員退休前的工作是行政領導或企業(yè)管理人員,有幾名隊員工作的時候是領導干部,還有的是在企業(yè)里面是當老總。他覺得:“做志愿者以后就要放下架子、調整心理,以服務大眾的心態(tài)面對,平等和互相尊重很重要?!?/p>

    有一次在白云街做義修活動,當時幫助一位老人修電蚊拍,更換電池和其他零件的總費用約6元。因為沒有事先征求老人的意見,等到老人來拿修好的電蚊拍的時候一聽要收費,立馬就不高興了,說“你們不是義務服務嗎?怎么還要收費?”隊員們耐心詳細地向他解釋清楚,老人還是不愉快,不愿意出錢維修,要求義修隊把零件拆了。當時遇到這種情況,隊員們都沒有經驗,但還是盡量理解服務對象,耐心地向服務對象解釋情況,盡量避免發(fā)生爭執(zhí)。

    張朝廣解釋道:“我們收費最高的也就是電池5元,其他都是一兩元錢,因為有些零件是我們隊員自己出錢采購回來的,又考慮到大部分來維修的居民,家庭經濟狀況不是很好,所以我們希望把對服務對象的負擔減到最低?!焙髞矸e累了經驗,更換零件前一定要征求服務對象的意見,如果遇到一些年紀非常大的困難老人,義修隊會完全免費維修。

    當然,拿到修好的電器,居民們更多是感激。

    “你們怎么只收這點錢,多收一點吧?!?/p>

    “我這個東西拿到外面維修店去,人家都不給我修,你們給修?!?/p>

    “我在外面修了好幾次都修不好,你們都是老師傅了,一定技術很高明,我很放心?!?/p>

    為了感謝師傅們的辛勤付出,有的居民還會買來水果點心相贈,甚至現場作詩、寫表揚信。“看到他們高興,我們也高興,感覺挺光榮的,這對我們是很大的鼓舞?!睆埑瘡V說。

    今年受到疫情影響,義修隊主要為在生活上、經濟上條件比較困難的獨居老人和殘疾人,提供上門維修服務。

    加入廣州公益“時間銀行”

    提升專業(yè)服務能力

    義修服務隊作為一支初老服務隊,隊員都是年輕的長者,他們期望用自己的專業(yè)能更好服務老老。但在服務過程中也遇到隊伍功能定位、經費資源、隊員能力提升等問題。為此,從2017起,義修隊連續(xù)三年申報了廣州市志愿者協(xié)會“青苗計劃”,得到了服務資源、團隊培訓、督導等支持。解決了部分工具、零配件等問題。2019年開始,義修隊通過廣州公益“時間銀行”平臺發(fā)布義修活動招募,隊員們自行報名參加,活動簽到簽退以及自動記錄服務時數等都大大方便了隊伍統(tǒng)計工作,有效提高了隊伍工作效率。張朝廣非常感慨有了這樣的社區(qū)志愿服務大平臺,像他們這樣的隊伍就有了更大的舞臺。

    據悉,截至目前,廣州公益“時間銀行”平臺注冊志愿者111928名,志愿服務隊773支,注冊初老志愿者11984名。張朝廣隊伍成員就是這眾多初老志愿者中的一員。目前,該平臺重點推進“初老服務老老”志愿服務工作,一是開展初老志愿者注冊總動員活動,凡是50歲以上長者新注冊時間銀行成為志愿者,即可獲得興安超市價值10元消費券;二是培育100支社區(qū)初老志愿服務隊伍,通過“資金+物資+培訓+督導”四大助推器,培育隊伍開展助老志愿服務;三是開展“耆望成真”長者微心愿公益服務,為市內2000戶困境長者實現微心愿。通過這一系列行動,希望能有更多像張朝廣這樣的初老志愿者,繼續(xù)發(fā)揮余熱,為老老、為社區(qū)有需要的困難群眾提供各種類型的志愿服務。(據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