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專題
   第03版:專題
   第04版:新聞
   第05版:社會工作
   第06版:社會工作
   第07版:新聞
   第08版:特別報道
   第10版:新聞
   第11版:新聞
   第12版:新聞
   第13版:專題
   第14版:數(shù)字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tǒng)
讓你“失去一頓飯的光明”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專題

第03版
專題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社會工作

第06版
社會工作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特別報道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新聞

第13版
專題

第14版
數(shù)字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tǒng)

新聞內(nèi)容
2021年12月21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西單黑暗餐廳:
讓你“失去一頓飯的光明”

    黑暗餐廳的員工們一起做的手工大包

    店內(nèi)顧客留言貼滿了一墻

    假如給你一天黑暗,你會怎么辦?

    在北京西單商業(yè)街里藏著一家“黑暗餐廳”。在這家餐廳,顧客尋找座位是靠視障員工引導,用餐過程伸手不見五指,品嘗食物會遭遇勺子碰不到嘴的尷尬。

    也是在這家餐廳,那些每天處于黑暗的視障者,卻收獲了比光明更重要的成長,成為能夠獨擋一面的餐廳管理者、經(jīng)營者,甚至幫助他人的志愿者。

    堅持這樣一家餐廳并不容易,疫情一度讓創(chuàng)始人于爽陷入債務危機,計劃“借貸續(xù)命”。

    然而一年后,黑暗餐廳奇跡般存活下來,得以持續(xù)為殘障者提供安心的工作環(huán)境、進而去影響更多人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

    眼下,創(chuàng)始人于爽還將繼續(xù)努力下去,開一家為聽障從業(yè)人員量身定制的咖啡店,幫助更多殘障者就業(yè)。

    【一】

    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fā),木馬童話黑暗餐廳平均每天接待顧客1.5人,創(chuàng)12年最低。

    那段時間,于爽的新朋舊友紛紛伸出援手,才使她每個月能按時繳納租金。

    很多人不理解于爽的堅持,更不理解她為何要放棄原本高薪的醫(yī)生工作,堅持做這個異常艱難的餐飲生意。

    答案只有于爽心里清楚。1999年,她28歲那年,由于工作勞累導致右眼視網(wǎng)膜脫落,當時她感覺自己就像一個正在高速旋轉(zhuǎn)的陀螺霎時頹然倒地,“如果我真的看不見了,以后我將以何為生?”

    她接受了一場手術。術后雙眼遮蔽休養(yǎng),那真是一段“全盲”的日子,她迫切希望拆開紗布重見光明。

    也是在這時候,于爽發(fā)現(xiàn),盲人或許是“殘中之殘”,職業(yè)范圍極為狹窄。

    于爽是幸運的,她的視力障礙得以通過現(xiàn)代醫(yī)療重新恢復,但那些先天失明、或者無法治療的視障者該怎么辦?而這群人,有1731萬之巨。

    于是在冥思苦想多年后,她開始為這群人量身定制工作崗位??紤]到餐飲服務業(yè)貼近生活,入手相對容易,與人交流機會也多,于是萌生出要創(chuàng)辦一個黑暗餐廳的想法。

    餐廳要用殘障者做店員,打造成全黑的環(huán)境,讓顧客進來就沉浸在脫不掉的黑暗中。

    “很多事情,不親自體會一下是不知道里面有多少種滋味的,體會之后,我們會更珍惜現(xiàn)在所有?!庇谒f道。

    但一開始,于爽就被員工招募給難住了。好不容易來一位應聘的視障者,轉(zhuǎn)一圈就走了。這些人多數(shù)很敏感,做一份工作他們需要把自己所有的殘缺都暴露出來,這種信任感很難建立。

    最后,于爽只招到了幾位愿意兼職的視障者在黑暗用餐區(qū)服務。意外的是,黑暗餐廳開業(yè)即火爆,營業(yè)第一天就有不少顧客等位。

    很多人用餐后都會來問于爽,店員是怎么培訓的?

    于爽總是玩笑著回應一句“你猜猜”,從不主動將黑暗區(qū)的“秘密”說出去。許多年來,這些秘密就被暗藏在每一個珍惜黑暗餐廳的人們心里。

    2013年9月,北京某特殊教育學院的大一學生黎遙來到黑暗餐廳應聘。

    “聽說有餐廳愿意招盲人工作,不是按摩也不是去工廠,這種機會太難得了?!蹦翘旌屠柽b隨行的還有10多個同學。

    那天于爽非常開心,她沒想到,這些來應聘的大學生,不僅受過高等教育,還有著一身才藝,有的會琵琶,有的會美聲,有的會彈琴。

    “他們太需要一個展示的平臺了”,那天于爽留下了8個小伙伴。

    從那以后,木馬童話黑暗餐廳就增設了現(xiàn)場表演,一屆屆視障學生在黎遙的引薦下,登上黑暗餐廳的小舞臺表演。

    黎遙說自己第一次在校外獲得肯定就是在餐廳。那時她剛來演出,路過的客人忙于在黑暗中摸索,直到同學昊雨唱起來,附近一位客人向著他們的方向說了一句,“這是放的曲子吧,真好聽”。

    結束后,黎遙和昊雨為這句評價激動了整夜。

    視障小伙子昊雨,在餐廳工作八年,演出之余還會參與黑暗用餐區(qū)的服務工作,那也是他最喜歡的一個區(qū)域。 

    “走進那里就像回到自己的王國,讓客人搭著自己肩膀走進黑暗的過程,就像帶朋友回家玩一樣?!?nbsp;

    在黑暗用餐區(qū)服務,是昊雨最放松的時刻,卻是客人最緊張的時刻。昊雨會主動給客人講笑話、聊八卦,遇到一個人用餐的顧客,他幾乎每隔幾分鐘就來聊幾句,怕客人落單寂寞。 

    有人問昊雨,你怎么能在黑暗中這么放松自如?他從不深入解釋,只是意味深長地說一句:“我在黑暗里習慣了20幾年,資歷比你們老而已?!?/p>

    昊雨和黎遙還常組織同學到餐廳聚餐,在黑暗區(qū)邊吃邊唱,大家一連唱上幾個小時還不盡興。

    “除了這里,我想不出還有哪里能讓我們這樣放肆地吃喝玩樂,不必擔心別人異樣的眼光。”黎遙說。

    【二】

    從2018年開始,于爽覺得餐廳有些“走背字”。

    那一年,北京西單西西友誼酒店大門裝修,顧客找不到黑暗餐廳入口,客流驟減。

    次年,餐廳所在的樓層又開始內(nèi)裝修,餐廳以外的區(qū)域日夜暴土揚塵,從外面走進來,留下一串泥腳印,“不知道的以為我們開在工地里?!?/p>

    好不容易等到2019年底裝修竣工,沒想到又被突降的疫情兜頭澆了一盆冷水。

    員工們主動要求縮減開支,為節(jié)約人手,放棄休息攬下了更多工作。還在美團工作人員幫助下,學習如何把餐廳演奏視頻上傳到“商家新鮮事”里,給餐廳擴大線上宣傳。

    員工們都知道,餐廳兩個月的流水都不足以支付一個月的房租,而于爽還想留下這時來投奔餐廳的視障小伙子致遠。

    致遠在兩年前突患眼疾,巨大的心里創(chuàng)傷讓他深陷抑郁,這讓于爽想起自己曾經(jīng)失明的經(jīng)歷,所以竭力把致遠留在餐廳。

    但昊雨堅持餐廳沒法“再多加一張嘴”,他是在心疼于爽,心疼餐廳雪上加霜。

    然而這次溝通,于爽突然意識到,眼前的男孩早已長大,懂得思考企業(yè)的經(jīng)營管理、成本決算。昊雨的成長,無疑證明于爽的良苦用心是值得的。 

    讓每一個視障人士都能平等的參與社會活動、企業(yè)經(jīng)營,甚至能夠有能力獨立運營生意,這是于爽創(chuàng)辦黑暗餐廳的初心。

    昊雨的成長,無疑證明了于爽的計劃是有機會落地成真的。

    如今,致遠已經(jīng)可以接替昊雨的崗位,為顧客提供引導服務。

    前不久,致遠還幫一個新來的員工指導如何操作Excel表格——失明前致遠有多年工作經(jīng)驗,對Excel操作了然于心,他就靠著記憶里的操作方法,愣是把新員工給教會了。 

    于爽覺得很欣慰,她從沒有給過這些員工具體的指導和要求,僅僅是提供了一個讓他們自由發(fā)揮的空間、一個基礎的支持和保護,但他們就在這個舞臺上綻放出了屬于自己的那道光。

    【三】

    前段時間,黑暗餐廳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對方是個聽障女孩,父母為她預約了來黑暗餐廳用餐。用餐過程大概2個多小時。

    當女孩走出黑暗區(qū)時,哭著說:“原來黑暗比無聲更讓人難以忍耐,原來我已經(jīng)比很多人幸福得多?!?/p>

    于爽也被女孩的反應所打動,她從沒想到,自己的黑暗餐廳還能影響那些“無聲世界”的人,“一個聽不見的人說她很幸福,我當時把這句話想了很久?!?/p>

    實際上,黑暗餐廳雖然初衷是面向視障人士,但最終于爽卻影響了很多她意料外的客人。在木馬童話黑暗餐廳的美團評價里,能看到類似的用餐體驗還有很多:有的夫妻特意帶叛逆期的孩子來用餐,男孩發(fā)現(xiàn)餐廳一片黑暗后,父母的強勢也一掃而空,反而主動放下手機,幫父母帶路、點餐,走出餐廳后,兩代人的距離比以往更近了一些。

    還有些人是黑暗餐廳的獻血公益餐固定食客。

    2018年起,木馬童話黑暗餐廳就會為附近的獻血艙提供公益餐,3年累計服務過近3000名無償獻血志愿者。

    在聽說疫情餐廳經(jīng)營困難時,有人遠道而來消費,主動找于爽表示要提供幫助,有人來店里丟下幾千元就走,連電話也不留。

    為了幫助黑暗餐廳這類特殊商戶,去年美團提供了疫后恢復發(fā)展專項支持,包括減免費用和流量扶持、補貼優(yōu)惠等一整套幫扶措施,讓黑暗餐廳逐步回血。

    于爽說,從去年餐廳幾近面臨倒閉,再到今年開了第二家咖啡店,就是這樣一群又一群人在支撐著餐廳“一定要走下去”。

    “常有人跟我說這地方有魔力,能改變很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盡管這里是我一手創(chuàng)建的,但神奇的是,我也被這種‘魔力’影響著,這是什么呢?”

    于爽說,或許是一種最樸素的情感吧。

    后記

    12月3日,國際殘疾人日,于爽的第二家店“木馬童話·歡喜咖啡”在北京復興門地鐵站試運營。

    開業(yè)前兩天記者問她,您懂咖啡么?于爽憨厚一笑:“我不懂啊,但懂的人正在幫我?!?/p>

    她口中懂的人,是有相關經(jīng)驗的聽障店長,和美團提供的免費線上課程,來幫助他們提升數(shù)字化經(jīng)營技能。

    在《理想國》里,蘇格拉底曾這樣暢想他的理想國家:建立一個國家的目標并不是為了某一階級單獨突出的幸福,而是為了全體公民的最大幸福。

    在于爽這個微縮版的“理想國”里,她有相同的目標,一個更為具體的目標:從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殘健共融,讓殘障者獲得同等的生存空間、就業(yè)機會、精神關注,與健全人同步成長。

    “但我一個人的力量實在渺小?!庇谒宄刂?,未來這個“理想國”或許能生根發(fā)芽,形成盤根錯節(jié)的龐大根系,生生不息。但眼下,她需要更多力量的匯入。

    星星之火可燎原,微弱之光可灼日。照亮殘障者內(nèi)心的燎原之勢,就在于爽們的行動里。

    (據(jù)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