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聽不見聲音,可以演奏嗎? 2017年,一場公益演出在廈門市特教學校落幕。演出過后,數(shù)十個聽障孩子圍上來,好奇地注視著臺上的樂器??吹胶⒆觽冄劾镄⌒囊硪淼目释?,一個“瘋狂的想法”扎進校長陳莎茵腦海里。 六年后,一束鎂光燈照亮舞臺,這些孩子迎來了圓夢時刻。伴隨悠揚的長笛和低沉的鼓點,以聽障兒童為主力組成的“星之夢”管樂團,接連演繹了十余首經(jīng)典曲目,在場觀眾有人聽得沉醉,有人低頭抹起了眼淚。 這場有聲交織著無聲的奇跡背后,凝結(jié)了許多人的汗水與淚水。 “一個敢學,一個敢教” 2023年12月27日夜,鷺島廈門。濤聲伴著風吟,一場在五緣音樂廳舉辦的音樂會唱和著夜的寧靜。 《鈴兒響叮當》《莫扎特的旋律》……舞臺上,獨奏、重奏、合奏輪番上演,動聽的旋律在大廳縈繞。然而這一切對演奏者們來說卻悄無聲息,他們聽不見旋律,也聽不到掌聲,如同一場默劇。 這是“星之夢”樂團的首場專場音樂會。演出結(jié)束,全場掌聲雷動。望著臺上的孩子,陳莎茵無比欣慰,如果不是六年前的大膽設(shè)想,孩子們或許無法發(fā)現(xiàn)自己閃閃發(fā)光的一面。 廈門市特殊教育學校是一所招收6歲到18歲聾啞、智障和自閉癥孩子的學校。2017年,當廈門敦善交響管樂團來到學校公益演出時,一些聽障學生盯著金燦燦的樂器出了神。“他們小心地觸碰著,東看看西摸摸,可能是從未真正‘聆聽’過音樂,因而對樂器有著強烈的向往。”管樂團成員薛浩回憶。 孩子們眼中的熱忱觸動了陳莎茵,她萌生出一個“大膽”的想法:讓孩子們拜師學藝。 這在過去幾乎沒人想過。陳旭飛是學校唯一的音樂老師,但在27年的教學生涯里,她從未給聽障學生上過音樂課,最接近的是舞蹈律動課。“聾啞兒童可能擅長畫畫、舞蹈或其他職業(yè)技能,但要推開音樂這扇門幾乎不可能?!甭牭疥愋iL的提議后,陳旭飛曾試圖查找有關(guān)“聾人樂團”的成功案例,得到的結(jié)果是“幾無先例”。 同樣覺得不可思議的還有敦善樂團的老師。作為一支經(jīng)驗老到的樂團,他們接過形形色色的學生,但唯獨這次,大家一致覺得沒底,“管樂器演奏對于正常孩子來說都不簡單,更何況是一群聽障兒童?!?/p> 盡管顧慮重重,但面對孩子們的熾熱心愿,大家還是選擇小心呵護,“先試試再說”。很快,“一個敢學,一個敢教”,7位敦善樂團的成員無償擔任授課老師,學校老師協(xié)助溝通翻譯,孩子們的“星之夢”開始了。 一場共同點燃的實驗 無聲世界的大門,是老師們手把手一點點“撬開”的。 “聽障孩子只能靠人工耳蝸聽到一點點聲音,更多要靠手去感知聲樂振動的變化,我就讓他們把手放在我的肚子上,識別腹部吹氣吸氣的節(jié)奏。”薛浩說。 在吹奏圓號、長號這類用唇振動發(fā)聲的樂器時,孩子們就摸著老師的腮幫子和管柱,當他們自己嘗試吹奏時,再靠記憶還原感知到的振動頻率。 盡管想了許多辦法,聽力缺失仍是一個難以彌補的障礙。參加樂團的孩子,一半以上是重度聽力障礙,僅僅是把樂器吹響,就難如登天。有的急于證明自己,卻發(fā)現(xiàn)第一道關(guān)都邁不過去,不甘心地跺腳大哭。 “他們不會吹氣,我就拿一個瓶子,讓他們對著瓶口吹泡泡,或是對著紙巾和乒乓球吹氣,感受紙巾的飄動、乒乓球的旋轉(zhuǎn)。”小號老師李凡嘗試許多辦法讓他們“看見”聲波的形狀,一些孩子在經(jīng)歷一個多月練習后,終于吹出了聲響。 控制鼓棒的高低來控制音樂的強弱,觸摸樂器的振動頻率來感受聲音的傳導……在老師的帶動下,孩子們學著把身體當成一只大耳朵,用皮膚的觸感去捕捉流動的音符。 重度聽障患兒鄭伊銘是“星之夢”樂團里的圓號手。圓號是公認最難吹的樂器之一,加上因為先天嘴唇肥厚,鄭伊銘怎么也吹不響。后來,他學會攥著一面小鏡子,在課后,在飯桌,甚至在床上……他每時每刻都對著鏡子練習嘴型,到最后嘴唇都磨得裂開了,終于吹響了圓號。 在李凡看來,雖然學得慢,但這些孩子也有普通孩子少見的“執(zhí)拗”?!八麄兒苌偃昼姛岫龋仨氁岩粋€條目吹對了,才進行下一條,有時候好幾周都只吹一個條目。” 日復一日,窗外的樹葉換了一茬又一茬。排練教室里的合奏聲,總是會在每周二中午準時響起。這是大家約定的排練時間,哪怕在疫情期間,老師也會隔著屏幕指導,從不缺席。 共同托舉夢想的除了老師和樂手,還有家長。為了照顧三年級的兒子林一圻,高燕萍辭去了工作,每周二中午準時出現(xiàn)在排練室,一起和孩子訓練,幫他指出音準高低。 “我就是他的耳朵。”為了幫助兒子更快上手,高燕萍也買了一只小號,跟著網(wǎng)上教程自學五線譜,“不期望他能取得多高的造詣,開心是最重要的。” 無聲世界里的美妙旋律 孩子們學習的第一首樂曲是《對手》,如果把樂曲的難度劃分為10顆星,它最多只有0.5顆星。然而這首時長兩分鐘的曲子,孩子們練習了兩年半的時間。 “第一次合奏果然不出所料,的確是不能聽?!毖普f,但總算是完整吹下來了,孩子們很興奮。 2021年7月,“星之夢”管樂團作為特邀嘉賓,參加廈門市中小學生器樂比賽展演,現(xiàn)場觀眾一千多人。這是聽障兒童第一次與正常孩子同臺。額頭冒汗、手腳發(fā)抖,孩子們非常緊張。 演奏時,老師們分坐在學生中間,或用手在學生的肩頭、腿上輕打節(jié)拍,或用手在琴譜上指出要演奏的音符。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當掌聲爆發(fā)時,先下場的薛浩躲在幕后偷偷抹眼淚,“想不到如何描述心情,多年的酸甜苦辣,任何語言都太蒼白了。” 相比于舞臺上的成功,孩子們身上的變化更讓人欣喜。語文老師王麗煌觀察到,平日里怯生生的孩子穿上漂亮的演出服,站上明亮的舞臺,笑容顯得格外自信,驕傲地伸長脖子,在觀眾席里搜尋父母的影子。 “音樂讓他們懂得了熱愛與堅持,變得自信而樂觀,也學會了自食其力和感恩身邊人?!标惿鹫f,如今“星之夢”樂團時常走入社區(qū)、養(yǎng)老院公益演出,常常座無虛席。 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14歲及以下的聽力殘疾兒童總數(shù)超過460萬,是世界上聽障兒童數(shù)量最多的國家。過去,聽障兒童普遍被認為只能從事繪畫、設(shè)計、烘焙等工作,“聽障兒童樂團”的出現(xiàn),讓這一群體看到了更多可能。 這背后,還有科技的進步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十三五”以來,我國對人工耳蝸植入手術(shù)、輔助器具、康復訓練等內(nèi)容提供救助及補貼服務(wù)。廈門市殘聯(lián)數(shù)據(jù)顯示,2019年以來,廈門市殘聯(lián)為92名殘疾兒童植入人工耳蝸手術(shù)實施救助,金額達640萬元。 陳莎茵說:“因為聽不見,聽障孩子們的世界往往很小,能拓寬一點都彌足珍貴?!倍魳?,正為這小小世界推開一扇新的窗戶。也許聽見世界對他們而言仍然很遠,但今天,他們的聲音正被越來越多人聽見。 (據(jù)《新華每日電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