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莊老師,真的謝謝你,讓我們家小昕(化名)重新找回了笑聲?!毙£康母赣H羅先生感激地對學校社工小莊說。7月5日,一面寫著“盡職盡責潤心育人 悉心呵護教導有方”的錦旗送到了廣西柳州市青紫荊青少年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以下簡稱“青紫荊”)。 時間回溯到一年前,曾經成績排年級前20名的小昕因抑郁癥的困擾,成績一落千丈,甚至一度想要放棄學業(yè)。班主任為此迅速找到駐校社工小莊溝通?!皠傞_始,小昕很封閉,不愿多談?!鼻f社工回憶,他們沒有放棄小昕,嘗試過很多方式慢慢打開了她的心扉。在一次次的溝通中,小昕向社工吐露了自己的多重困境——對游戲的沉迷、親子矛盾的加劇,甚至接觸一些不良社會青年。這讓社工們警覺起來,這不僅僅是情緒的問題,更是青春期常見的思想波動,需要立馬介入。 社工以共情、傾聽、合理宣泄等技術方法與小昕進行深度會談,了解她情緒異常的原因,通過角色扮演、沙盤繪畫等心理咨詢技術,讓小昕理解與父母溝通不順暢的原因,嘗試用科學的方式釋放情緒和壓力。社工還多次到其家中進行入戶家訪,為家長提供家庭教育能力指導,與班主任及時了解學生的在校狀態(tài)。 在社工十多次的個案跟進后,小昕的生活又恢復了正常,“中考前,我每次模擬考都有進步,感覺自己又回到了正軌?!毙£空f,經過近一學期的努力,如今她不僅停止了服藥,還重新找回了對學習的熱情。“十分感謝社工姐姐們,她們更多的都是傾聽,而不是說教,讓我覺得遇到了一個懂我的朋友”。 這樣的服務案例不在少數(shù)。由于每個孩子的家庭環(huán)境、成長經歷不同,產生的問題也會各不相同,為了實現(xiàn)個案工作的最佳效果,社工與學校的老師們配合的默契度相當關鍵。在學生個體問題中,心理老師開展篩查、班主任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識別問題,社工們評估問題、解決問題并形成反饋和轉介,實現(xiàn)個案的閉環(huán),這就是駐校社工常用的學生個案工作“七步法”。 在廣西柳州市不少中小學校,都活躍著青紫荊駐校社工的身影。為了彌補學校專職心理老師緊缺的問題,為學生提供第三方專業(yè)的心理輔導,共青團柳州市委員會于2023年2月啟動青少年心理健康發(fā)展項目“社工進校園”專項行動,通過聯(lián)動教育、衛(wèi)健、司法等多部門,構建項目支持體系。 青紫荊是由柳州共青團孵化并指導成立的一家公益性社會組織,是“社工進校園”專項行動的承辦方。青紫荊社工針對在校中小學的困難學生提供駐校服務,通過開展心理篩查、專業(yè)化小組輔導、團體輔導、成長講座、個案咨詢等方式促進學生思想進步、疏導心理困惑、維護自身權益、建立成長發(fā)展通道。截至2024年7月,其服務已覆蓋柳州市城中區(qū)、柳北區(qū)共計20余所學校,每年服務學生群體1.5萬余名。 為推動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制度化、長效化、常態(tài)化,團柳州市委著力構建柳州市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完善制度保障,與柳州市教育局、衛(wèi)生健康委、民政局等多部門簽署合作框架協(xié)議,全市選拔12名指導專家為項目開展技術指導,為學校社工提供人力、財力、場地和技術的多重保障,打造政府、社會、家庭聯(lián)動的個案工作模式,積極開展社區(qū)、個案、小組等服務7100余次,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長。 隨著社工進駐學校數(shù)量的增多,社工的日常工作日益繁重,為幫助駐校社工從學生預約、排期、信息收集等機械的文書工作中解脫出來,團柳州市委聯(lián)合柳州市信息技術專家,為駐校社工設計了“E+學校社工系統(tǒng)”。社工們可以在手機上一鍵操作錄入、打印和分析服務數(shù)據(jù),大幅縮短了社工投入行政工作的時間。 電話咨詢,也是遇到心理問題的青少年常用的一種求助方式,為方便學生們在假期和課外時間也找到社工,團柳州市委搭建社會服務平臺,將學校社會工作與12355青少年服務臺進行聯(lián)動,以團干部、社工、志愿者為主要工作力量,提供每天12小時青少年心理健康、維權維護、法律常識等接聽服務,打造“零距離”心理服務“云平臺”,全年接聽熱線2500余次。 團柳州市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為筑牢青少年心理健康防線,提升服務水平,團柳州市委以現(xiàn)代化信息為手段,提供心理測評、在線課堂、活動報名等線上維權服務小程序;團柳州市委還以“青年之家”“維護青少年權益崗”為主陣地,積極打造具備訪談室、心理咨詢室、功能輔導室,配齊沙盤等硬件的青少年活動陣地180個,提供權益維護、心理咨詢等各項服務;在經費保障方面,團柳州市委聯(lián)合廣西龍城基金會籌集“希望心靈”公益資金3萬余元用于支持項目,并推動柳州市政府以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的形式支持駐校社工進駐學校。 (據(jù)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