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新聞
   第03版:新聞
   第04版:黨建
   第05版:社會治理
   第06版:社會工作
   第07版:社會工作
   第08版:新聞
   第09版:新聞
   第10版:新聞
   第11版:公益資訊
   第12版:新聞
   第13版:新聞
   第14版:ESG
   第15版:志愿服務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tǒng)
“讓愛永駐,星耀萬家”家庭成長計劃啟動
字節(jié)跳動公益面向高校和社會征集“校書官”
控煙科普作品征集活動在京啟動
第十二屆廣州市社會組織公益創(chuàng)投活動啟動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新聞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黨建

第05版
社會治理

第06版
社會工作

第07版
社會工作

第08版
新聞

第09版
新聞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公益資訊

第12版
新聞

第13版
新聞

第14版
ESG

第15版
志愿服務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tǒng)

新聞內容
2025年04月01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字節(jié)跳動公益面向高校和社會征集“校書官”

快速發(fā)展的AI技術,正在提升古籍的整理效率與推廣成果。3月26日,“我用AI校古籍——我是‘校書官’古籍大眾智能整理計劃(2025年)”啟動儀式暨“古籍數字化前沿論壇”在武漢大學召開。活動由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北京大學數字人文研究中心和字節(jié)跳動公益聯(lián)合主辦,將征集全國高校大學生和社會公眾,利用“識典古籍”整理平臺,共同參與古籍數字化整理工作。

   啟動儀式上,字節(jié)跳動公益相關負責人介紹了活動的整體規(guī)劃。本次活動面向對古籍整理感興趣的高校大學生和社會上的古籍整理愛好者開放,覆蓋春季(3月26日-5月31日)、夏季(7月1日-8月20日)、秋季(9月22日-11月30日)三個階段,分為初階和進階兩類任務。初階組參與“識典古籍”自動古籍文字識別(OCR)結果的文字校對,進階組負責文字精校和標點校對等高階任務。目前已有22所院校承辦,參與者將獲得實踐證書、徽章、校書俑周邊等獎勵。

   活動將依托“識典古籍”平臺進行,該平臺結合了字節(jié)跳動的AI技術優(yōu)勢、產品研發(fā)能力,以及北京大學數字人文研究中心的學術能力,具備分詞檢索、AI助手等閱讀功能,以及自動古籍文字識別(OCR)、自動標點等古籍整理功能,可有效提升古籍的閱讀、理解、研究和利用效率。“識典古籍”平臺對公眾免費開放,已上線超16000部古籍資源,累計有上億人次通過該平臺閱讀和利用古籍。

   本次活動中,參與者將充分利用“識典古籍”的古籍整理功能,對人工智能根據古籍圖片自動生成的文字、標點等進行校對。據介紹,“識典古籍”可對自動識別過程中不確定的文本進行顏色標記,快速定位可能存在問題的文字和圖片位置,自動命名人名、地名、書名、時間、職官等實體,并支持撰寫數字??庇洝8鶕嶋H使用反饋,“識典古籍”AI技術可以數倍提升古籍的整理效率。

   AI技術的加持不僅提升了古籍的數字化效率,同時也降低了參與古籍整理的門檻,普通大學生乃至社會愛好者均可參與其中。本次活動將對參與者進行專業(yè)化、體系化的實操培訓,并精選與現(xiàn)代生活、現(xiàn)代學科體系緊密相連的古籍進行整理。隨著古籍整理任務的進行,參與者還有機會接觸并深入了解諸如哈佛燕京藏書、敦煌文獻、永樂大典等極具影響力和文化價值的古籍,在校對過程中了解古籍中蘊含的文化與智慧。

   據了解,“我是‘校書官’古籍大眾智能整理計劃”已舉辦至第二屆。2024年舉辦的首屆活動吸引了1210所高校學生報名,整理古籍1643部。參與者中,大學本科占絕大多數,包含漢語言文學、歷史學等古籍整理相關專業(yè)學生。在AI技術的加持下,許多醫(yī)學、金融學專業(yè)學生乃至社會人士也加入其中。

   作為此次活動的主辦方之一,字節(jié)跳動公益從2021年6月起就開始通過公益捐贈助力古籍修復,并持續(xù)投入技術、平臺資源來開展古籍數字化與活化。2022年10月,由字節(jié)跳動公益聯(lián)合北京大學數字人文研究中心共建的“識典古籍”平臺上線,為整理和閱讀古籍提供了便捷渠道。此外,字節(jié)跳動公益還通過“尋找古籍守護人”“識典杯·古籍內容創(chuàng)意季”等活動,推出《穿越時空的古籍》紀錄片、《重回永樂大典》短劇等方式推動古籍活化,讓古籍更好地走向大眾。 (皮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