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13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楊天才是一名為公益奔波半生的公益人。今年3月,44歲的楊天才被診斷為肝癌,巨額的手術費讓他和家人一籌莫展。過去,楊天才幫別人籌錢看病,而如今,他對自己的遭遇卻說不出口……
楊天才的情況并不是特例。在江西有許多公益人從事公益事業(yè),為弱勢群體奉獻自己,而當他們自身遭遇意外災難或病魔成了“求助者”時,卻不知道該向哪里求救。
沉默的患癌公益人
楊天才是上饒玉山縣志愿者協(xié)會副秘書長,也是一名勤勤懇懇奉獻自己、受人敬畏的公益人。據了解,楊天才曾推行玉山百人幫扶計劃,為貧困家庭和學子構建希望橋梁。
可如今,半生奔波于公益路上的他,卻因病倒下了。2014年3月,44歲的楊天才被診斷為肝癌,高昂的手術費和化療費讓這個本不富裕的家庭一籌莫展。過去,他為別人籌錢治病,可當自己也成了“求助者”,楊天才卻沉默了……
慶幸的是,玉山志愿者協(xié)會的“益友”們了解到他的情況,立即幫忙聯(lián)系了上海東方腫瘤醫(yī)院,并發(fā)動協(xié)會志愿者進行募捐,同時通過社會援助,最終籌到了6萬元善款,幫助楊天才順利完成第一次手術。
“這樣的事,今年我們看到了太多。因資金匱乏,公益戰(zhàn)線已經英年早逝了幾名人才,還有人正在貧病交加中苦苦掙扎。”對于楊天才的遭遇,景德鎮(zhèn)“益啟行動”志愿者協(xié)會副會長曹俊如是感嘆。據了解,公益組織內部發(fā)起的募捐和社會募捐是公益人最常見的幫助。然而,由于組織規(guī)模、社會影響力、籌備時間等因素,這類自發(fā)組織的募捐在巨額的醫(yī)療費用面前,常常是杯水車薪,同時,募捐需要時間,假如遇上緊急情況,這類救助方式也很難發(fā)揮效用。
未給志愿者上保險的
公益組織達75%
江西資深公益人彭?;菰鴮κ榷嗉抑驹刚吡x工組織做過相關調查,他告訴記者:“據調查,2013年度,江西公益組織中,每次活動都為志愿者提供人身保險的組織比例僅為12%,而從未給志愿者置辦保險的組織比例高達75%,這在組織提供的所有服務中是最弱的一項。”彭?;葸€說,“很多人以為簽訂了免責協(xié)議就可以了,卻不知其不具備法律效應。”
至于針對公益人的大病應急救治基金方面,江西仍處于空白狀況。據南昌市慈善義工協(xié)會副會長姚孝松介紹,雖然長期組織開展各類志愿活動,但每年除了給去偏遠山區(qū)支教的大學生志愿者購置5個月保險外,基本不給志愿者購買保險。“如果有優(yōu)秀義工遭遇大病,協(xié)會一般會組織社會募捐,或從工作、活動經費中撥付一定現(xiàn)金,一般最多為2000元。”姚孝松說。
擬建應急基金保障機制
據悉,江西省內部分公益組織正在積極推進志愿者保險及應急基金的探索工作。
“益啟行動”志愿者協(xié)會副會長曹俊表示,從協(xié)會去年注冊開始,就把“保險”列入協(xié)會基本行政開支。“短期、戶外的活動,我們選擇網上購買旅游險,3元保3天。至于費用,協(xié)會成員由協(xié)會買單,志愿者則自行承擔。”此外,南昌市應急救援協(xié)會負責人單元平也指出,每次活動前,協(xié)會根據不同的情況做出風險評估,看情況購買旅游險。“一般為會員自掏腰包。”
然而,單元平坦言道,該類保險方式也有一定風險。“由于我們的志愿服務活動嚴格上來說,并不是旅游,所以在追責方面,對方有不承認的可能性。”
在應急基金方面,曹俊目前正在草擬一份方案,準備提交給協(xié)會理事會。“我準備在協(xié)會內部設立應急基金,每名協(xié)會成員一次性交納500元進入該基金。此后,如協(xié)會志愿者有相關需求,該基金根據注冊志愿者的星級進行定向援助。如一星志愿者援助1萬元,以此類推,5星志愿者獲得的援助資金為5萬元。這樣,既能為志愿者建立保障機制,也能對其進行精神激勵。”而且,曹俊表示,一旦發(fā)生意外情況,協(xié)會也可立即做出反應,提高協(xié)會的專業(yè)性。
志愿者保障機制待建立
2014年3月25日,江西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出臺《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的實施意見》,其中要求“各有關部門和各類志愿服務組織要根據志愿服務活動的需要,為志愿者購買必要保險、提供基本保障。”
此外,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新近出臺的《中國青年志愿者行動發(fā)展規(guī)劃(2014~2018)》中,計劃利用未來五年時間,在全國范圍內健全志愿者保障機制,通過建立志愿者風險基金、與商業(yè)保險企業(yè)合作開發(fā)專項險種等方式,根據項目特點為注冊志愿者提供適當的保險。
江西省文明辦一名尹姓負責人表示,目前文明辦作為注冊志愿者的業(yè)務指導單位,建議各志愿者服務組織在各類活動中為志愿者置辦保險,而具體工作,則尚需有關部門去落實。至于志愿者應急基金方面,國家方面也正在研究和完善相關政策。
“不管怎樣,志愿者保險保障機制是一個趨勢,因為這是一個公益組織走向成熟的顯著標志。”彭海惠等公益人如是說。
(據《信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