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29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12月25日圣誕節(jié)當日,河仁慈善基金會向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聆天使計劃公益基金捐贈1000萬人民幣,正式啟動河仁-聆天使計劃公益項目,計劃在全國范圍內(nèi)幫扶聽障兒童,為75名0-7歲貧困聽障兒童進行人工耳蝸植入治療并進行康復訓練。
聆天使計劃是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于2013年3月設立的救助貧困聽力障礙兒童的公益基金,先后資助2名小朋友進行了免費人工耳蝸植入手術(shù),30余名聽障兒童進行語言康復訓練,目前大多康復情況良好,正在逐步恢復聽說能力。2014年10月,河仁慈善基金會向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聆天使計劃公益基金捐贈人民幣1000萬元,設立河仁-聆天使計劃公益項目,將聆天使計劃上升為全領(lǐng)域救助。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河仁-聆天使計劃”將以12.5萬元/人的資助標準,讓75名0-7歲聽障兒童進行人工耳蝸手術(shù)與康復訓練,并在全國范圍內(nèi)建立10—15個定點康復機構(gòu),并通過傳播引導社會公眾關(guān)注聽障兒童,動員更多資源參與其中。
時值圣誕,聆天使計劃的叔叔阿姨們?yōu)榛顒优e辦地海倫聾兒康復園的孩子和老師們送上了溫暖的圣誕禮物,孩子們帶著可愛的針織帽,用逐漸熟練的一字一頓的聲音說“我愛你”,甚至可以在老師的引領(lǐng)下和著音樂跳起小蘋果。重新與外界建立聲音聯(lián)系的他們正在老師的精心照顧和指導下,學會聆聽和語言表達。
據(jù)了解,7歲以前是兒童語言發(fā)育的關(guān)鍵時期,這時他們接受到外界的信息最多,模仿力也較強,如果在這段時期兒童或嬰幼兒因聽力障礙而聽不到聲音,則會影響以后的發(fā)音和開口說話。聽障兒童康復是采取醫(yī)學、教育、社會、工程等康復手段,充分發(fā)揮助聽、學語設備的作用,開展科學康復訓練,以減輕耳聾給聽障兒童造成的聽覺、言語障礙及其他不良影響,并使聽障兒童能聽會說,進行正常的語言交往,達到回歸主流社會的目的。
聽障兒童的康復訓練提倡“三早”,即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早訓練,如果能及時發(fā)現(xiàn)耳聾,明確診斷,盡早地配戴適合的助聽器或進行耳蝸手術(shù),使聽障兒童在父母的懷抱中就接受各種聲音、語言刺激,得到科學的康復訓練,聽障兒童的各方面發(fā)展就會接近正常兒童,康復質(zhì)量會顯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