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
中華彩票 人人公益
您的位置:主頁 > 新聞 > 公益資訊 > 廣州:與慈善組織共享救助信息
廣州:與慈善組織共享救助信息

2015-01-14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王勇

1月5日,廣州市召開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慈善事業(yè)健康發(fā)展的指導意見》座談會。據廣州市民政局局長莊悅群介紹,廣州市民政部門推出23項舉措促進慈善事業(yè)發(fā)展,涵蓋強化扶貧濟困功能、培育發(fā)展慈善組織、規(guī)范慈善募捐管理、健全慈善生態(tài)體系、創(chuàng)新慈善活動形式、完善慈善監(jiān)督體系六大方面。其中多項措施旨在進一步培育社會組織等民間慈善力量,而包括整合慈善資源信息、完善募捐管理在內的部分措施則與大眾需求直接相關。

建設重疾慈善救助信息平臺

莊悅群介紹,在強化扶貧濟困功能方面,廣州市慈善會將在年內牽頭聯合當地從事重疾救助的慈善機構,開發(fā)廣州重疾救助信息平臺及手機應用程序,方便困難群眾尋找資源及市民捐款。而廣州市各區(qū)縣慈善會也將建立急難救助基金,不分地域、戶籍限制救助困難群眾,體現人道主義精神。

廣州市慈善會秘書長汪中芳表示,重疾慈善救助信息平臺將在集納各種重疾救助信息資源的同時,通過活躍的多媒體及社交平臺,為求助者提供各種支援。根據設想,信息平臺及手機應用程序的開發(fā),除了更便利地為求助者募款外,在信息傳播和資源整合方面將更為便捷。

救助信息向優(yōu)質慈善組織開放

莊悅群表示,今后廣州將完善社會救助和慈善資源之間的對接機制。他說:“政府的社會救助信息平臺,包括居民家庭收入核對系統(tǒng),要逐步向有需要的慈善機構、社會服務機構開放,實現資源共享,實現慈善救助的社會效益最大化。”

2013年8月,廣州市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中心(以下簡稱市核對中心)正式揭牌運行。該中心是全省首個、全國第二個(第一個在上海)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中心。如今,市民申領任何社會救助,包括:經適房、廉租房、公租房、低保、低收、醫(yī)療救助、教育資助、法律援助等,都須先經該中心“查清身家”,再行向相關部門申請。

莊悅群透露,廣州將大膽試探,在確保困難群體隱私的情況下,與優(yōu)質社會組織、慈善機構共享困難群眾救助信息。通過這一方式,變被動救助為主動救助,“一方面會有嚴謹的考核評估制度,了解這些社會組織、慈善機構是否適宜去承接政府職能;另一方面將通過技術攻關和法律手段,確保困難群體的隱私得到充分保護”。

支持與監(jiān)督并重

在社會組織管理方面,《廣州市福利彩票公益金扶持社會組織發(fā)展資金管理辦法》即將出臺,由廣州市福彩公益金投入資金,對新成立的社會組織進行支持。對依法登記成立滿1年且不超2年的社會組織,重點是為困難群體服務,體現扶弱濟困宗旨的公益慈善類社會組織給予3萬元的扶持資金。

此外,廣州將加大對重大項目的抽查和社會關注熱點的專項檢查。對募集資金100萬元以上的慈善項目今后將納入廣州市民政局重點監(jiān)督范圍,廣州市慈監(jiān)委也將不定期抽查。對媒體曝光或社會關注的項目,開展行政執(zhí)法,慈監(jiān)委也會予以專項監(jiān)督。

試行募捐管理二維碼認證

在社會組織高度關注的募捐管理方面,廣州市已在2012年通過頒布實施《廣州市募捐條例》放開了慈善組織公募權,今年在進一步簡化募捐許可備案手續(xù)的基礎上,廣州市還將試行募捐管理二維碼認證。“對于每個慈善組織的每個募捐項目,設置募捐信息二維碼,打印在募捐許可備案審批證書上,方便各慈善組織印制在募捐宣傳載體上,公眾只要掃一掃,便知曉全部募捐信息。”莊悅群說。

據介紹,廣州市提出的23項舉措還包括全面實施慈善組織等級評估、倡導募用分離、推動區(qū)級慈善會轉型發(fā)展、積極培育網絡和媒體慈善形態(tài)、探索發(fā)展宗教慈善活動、逐步建立慈善信用記錄制度等。

(王勇/根據公開報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