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
中華彩票 人人公益
您的位置:主頁 > 新聞 > 公益資訊 > 見證“成長”時刻——家·春秋口述歷史影像記錄計劃頒獎典禮在京舉行
見證“成長”時刻——家·春秋口述歷史影像記錄計劃頒獎典禮在京舉行

2016-04-11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皮磊

崔永元為獲獎學生頒獎

2016年4月10日,第二屆“家·春秋”口述歷史影像記錄計劃在北京舉行頒獎典禮。崔永元、陳丹青、許知遠、李倫、高曉攀、周浩、張釗維等到現(xiàn)場為優(yōu)秀團隊頒發(fā)獎項,共同見證年輕人在與歷史對話中經歷的成長。

陳丹青

“家·春秋”口述歷史影像記錄計劃由北京市永源公益基金會發(fā)起主辦、浙江敦和慈善基金會、中國傳媒大學崔永元口述歷史研究中心、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我的歷史”公益計劃聯(lián)合主辦,鼓勵高校學生、青年導演、普通人利用口述歷史影像記錄的方法記錄故事,培養(yǎng)他們從身邊搶救歷史記憶、“人人皆可記錄”的觀念和方法。

第二屆“家·春秋”頒獎典禮主題為“成長”。年輕人們回到故鄉(xiāng),采訪長輩,在與歷史的對話中經歷了真正的成長,他們涉足的地域越來越寬廣,從中緬邊境到新疆大巴扎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他們觸碰的主題越來越深刻,從民族文化的傳承到歷史教訓的銘記都被囊括進他們的鏡頭。在頒獎典禮上,參賽的年輕人們分享了他們在創(chuàng)作路上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以及他們記錄下的最真實的歷史細節(jié)。

高曉攀

兩年來,“家·春秋”的足跡遍及了中國27個地區(qū),以及海外的5個城市,來自101所高校的182個團隊,完成了147部口述歷史影像作品,優(yōu)酷、新浪視頻點擊量累積超257萬人次。

頒獎儀式上,崔永元揭曉大學生組優(yōu)秀口述歷史紀錄片獎獲得者為《渝都續(xù)弦歌》和《走西口的生活歷程》。本屆“家·春秋”計劃,除了大學生板塊,首次開啟青年導演板塊,著名紀錄片導演周浩、張釗維聯(lián)合揭曉青年組最佳成片(《狗日子》《西搖記》《紅旗渠,我們的記憶》)及最佳提案獲得者(《廣場上的舞蹈》《父伯成群》)。所有獎項均為綜合專業(yè)評審打分及網絡點擊量得出。

第三屆“家·春秋”口述歷史影像記錄計劃啟動

頒獎禮最后,永源基金會理事長崔永元先生現(xiàn)場宣布第三屆“家·春秋”口述歷史影像記錄計劃啟動。第三屆的“家·春秋”計劃與中國傳媒大學、溫州大學、中山大學、南京大學、山東師范大學五所高校合作,建立口述史影像記錄計劃基地,并與騰訊網合作,成立大學生口述歷史頻道,開拓更廣泛的培訓資源與展示渠道。

主辦方北京市永源公益基金會,自2013年成立以來,致力于推動當代歷史的收集記錄,包括西南聯(lián)大、知青、抗美援朝等口述歷史專業(yè)采集;同時為了推動民間參與歷史記錄,先后啟動針對年輕群體的“家·春秋”大學生口述史計劃,以及面向社會全體的“微光口述歷史計劃”,并逐步搭建口述歷史資源平臺。2016年開始,永源基金會在口述歷史領域,將向社會所有致力于或有興趣口述歷史收集、研究、傳播的機構、團隊,全面開放公益平臺,為從事口述歷史的有志者提供全資源平臺的支持和協(xié)助,也希望有意者可以和永源基金會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