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shù)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慈善家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09版:
   第10版:社會創(chuàng)新
   第11版:專題
   第12版:專題
   第13版:國際 案例
   第14版:國際 案例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tǒng)
朋友圈?刷臉?20億美元背后的慈善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shù)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慈善家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09版

第10版
社會創(chuàng)新

第11版
專題

第12版
專題

第13版
國際 案例

第14版
國際 案例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tǒng)

新聞內容
2015年06月09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探秘克林頓基金會:
朋友圈?刷臉?20億美元背后的慈善

    紐約皇后區(qū),克林頓和切爾西參與桑迪颶風的救災工作。

    瘧疾治療和少年感化院的健康伙食一直是切爾西最關心的兩大問題

    不久前,美國前總統(tǒng)克林頓為其基金會接受外國政府捐款辯護,他承認基金會確實接收過來自其他國家的資金,但這些錢都用于人道主義項目,并且都花在了刀刃上。

    “克林頓基金會所用善款是用于人道主義項目,而每筆錢都妥善運用。我們的理念就是,公開一切賬目,讓別人自己做判斷?!笨肆诸D說道。

    之所以產生這樣的糾紛,是因為在美國,法律禁止政治候選人接受來自外國政府與個人的捐款,以防止外國勢力對美國領導人施加影響。有趣的是,事件的熱度以及希拉里參選聲勢漸強,讓越來越多的目光集中到這個家族基金會上。

    事實上,美國前總統(tǒng)克林頓在2001年任期結束后并沒閑著,除了四處演講和撰稿以外,一手操持的克林頓基金會逐漸壯大:一方面是高達20億美元的善款籌集能力,一方面是誘人的名流社交圈,克林頓夫婦共同打造了幾乎雙贏的慈善模式。而他們的女兒切爾西則表示:“在基金會里,我所真正關心的事情與他們截然不同?!?/p>

    這樣的一家子和他們的基金會,不禁讓人充滿好奇。

    名流“朋友圈”入場券

    克林頓基金會全稱為“比爾、希拉里和切爾西·克林頓基金會”,一家三口的名字均涵蓋其中。該基金會主要運行11個項目,從非洲的糧食產量、艾滋病治療到海地的地震救援,關注內容極其廣泛。據(jù)外媒報道,該基金會目前擁有2000多名員工,多年來籌得款項大約為20億美元。

    與鴻商富賈所建立的慈善基金有所不同,克林頓基金會的邏輯是通過自己的政治名人效應召集更多的富人捐款再用于慈善。對于捐贈者來說,除了慈善目的以外,他們更看重的,是得到基金會背后政商名流“朋友圈”的一張入場券。

    本質上來說,克林頓基金會更像是一臺精密運轉的機器,能把著眼于未來的慈善動機加工成真金白銀。到目前為止,克林頓基金會仍然運轉良好,甚至可以說蒸蒸日上。不過,在希拉里踏上競選之路以后,種種質疑聲紛至沓來,質疑的邏輯是直截了當?shù)模夯饡木栀浾呤欠駮璐壬浦南@锏鸟R屁?

    從老家到全世界

    克林頓在結束自己的第二任期時建立了基金會,當時并沒有像現(xiàn)在這么“國際化”的宏偉藍圖,而僅僅是為自己的故鄉(xiāng)阿肯色州小石城修建了圖書館和研究生院。直到克林頓把基金會辦公室搬到紐約哈林區(qū),他才開始意識到,比起簡單地修一座博物館,基金會可以在更多方面發(fā)揮效力,能夠把更多的善款集中起來解決當前的新問題。

    剛開始,基金會雇了一個咨詢公司和紐約大學商學院的學生向哈林區(qū)的一些小企業(yè)提供商業(yè)指導和營銷策略,至今仍有很多當時的小企業(yè)主感念于基金會的幫助。

    基金會往往以頭腦風暴的方式討論社會民生有哪個方面需要基金會以何種方式提供幫助。利用這種方法,基金會確實在多個民生領域施惠民眾,包括幫助高中生備考升學考試,幫助貧窮家庭申請收入稅減免等。

    2006年,克林頓對基金會的戰(zhàn)略構想首次進入國際化層面,但是他小心翼翼地和美國的國內政策保持距離,不想給外界留下話柄,批評自己利用影響力干預當前政府的政策。

    克林頓的老助手馬加齊納(Ira Magaziner)稱,自己很早前就曾告訴克林頓,醫(yī)學界已經研發(fā)出對抗艾滋病的新藥,但是非洲地區(qū)的病人無法負擔昂貴的藥費,基金會可以運用名人效應籌集更多的善款注入這個項目。

    “我們需要運用聲望以及和權勢人物之間的關系來籌款,如果成功了,將可以挽救數(shù)百萬人的生命?!瘪R加齊納早在2002年就在信中向克林頓進言,“相反,如果失敗了,我們仍然可以幫到數(shù)萬人,也不算太糟?!?/p>

    后來,克林頓在和南非前總統(tǒng)曼德拉共同出席一次活動時敲定了此事,曼德拉也不忘時時提醒克林頓曾許下的諾言。

    不過,真正讓克林頓基金會邁向世界的是首次克林頓全球倡議大會的召開,克林頓還特別選擇了和聯(lián)合國大會相同的時間召開,在世界各國領袖云集紐約時得到他們的關注。

    克林頓的策略成功奏效,首屆大會便有數(shù)十名各國政要出席,此外,布拉德·皮特、安吉麗娜·朱莉等娛樂界大腕也紛紛站臺,全球商界精英開始嗅到其中機會,從世界各地聞風而來,一心想擠進這個全球頂級社交圈。

    企業(yè)想成為大會成員必須要向基金會做出行動承諾,保證將為公益事業(yè)做出努力。此外,除了一些常年致力慈善的公益組織可以獲得免費入場券外,大會每張門票售價1.5萬美元,一些公司贊助商需要支付至少25萬美元才能讓自己的品牌形象出現(xiàn)在大會的官方出版物上。

    “刷臉”籌款

    大會之后,克林頓基金會進入了快速發(fā)展的軌道,籌款能力迅速升級,善款用途也趨向多樣,辦公地點從哈林區(qū)增加到9個城市,和曼德拉一起啟動的計劃也在全球70個國家成功降低了艾滋病藥物價格,為將近1000萬人提供了低價藥物。

    馬加齊納稱,在跟非洲一些國家政府打交道時,“刷”克林頓的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果他們不知道我們是誰,恐怕難以信任我們?!?/p>

    此后,克林頓基金會還和加拿大石油巨頭丘斯特拉(Frank Giustra)合作,后者提供了1億美元的資金,基金會再把這些資金用于丘斯特拉業(yè)務所在國的扶貧計劃。2007年,丘斯特拉再追加1億美元用于拉丁美洲的發(fā)展。

    克林頓幾乎造就了一個完美的雙贏模式:基金會需要籌款,而企業(yè)家借慈善之名獲得和克林頓接觸的機會。更重要的是,在基金會的范圍內,克林頓的行為可以最大程度地避開政治,甚至,一些曾經針鋒相對的共和黨人如今也赫然出現(xiàn)在基金會的捐贈名單上。

    作為基金會的發(fā)起人,克林頓并沒有從基金會領取工資,但是,他靠到贊助公司演講每年也能收入2600萬美元。

    據(jù)基金會介紹,自基金會成立以來,通過基金會啟動的計劃超過2800項,其中只有不到5%未能完成基本目標,已經有來自180多個國家的4.3億人受惠。美國慈善協(xié)會稱,克林頓基金會89%的善款被直接用于慈善項目,并在2013年將其評為A級慈善機構。

    克林頓在提供給《華盛頓郵報》的一份聲明中指出:“無論是中左派及中右派政府,大小公司,非政府組織,共和黨和民主黨,以及獨立人士,基金會和他們都合作過,相關資料我們都已經公開披露?!?/p>

    “國民女兒”的待辦事項

    曾幾何時,切爾西·克林頓還只是一個來自美國阿肯色州的小姑娘。盡管作為前總統(tǒng)女兒,身披白宮、斯坦福大學、牛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麥肯錫等一連串光環(huán),現(xiàn)在接掌家族生意——克林頓基金會,34歲的切爾西仍如鄰家女孩一樣平常:自稱雜食動物,即便是在紐約曼哈頓中城的辦公室里也是牛仔褲不離身。

    切爾西三歲時,便為父親競選州長搖旗吶喊,因此很多美國人理所當然地認為切爾西成年后會步入政界。對此,切爾西有著普通孩子難以想象的苦悶:“哪個孩子愿意長大后追隨父母的腳步呢?我只想從事自己感興趣的工作。”

    于是,2001年從斯坦福大學畢業(yè)后,切爾西開始了職業(yè)漫游:從赴英攻讀國際關系碩士到進入華爾街直至攻讀博士、投身新聞界......這一切嘗試都為向世人證明:她與父母無關。然而,十幾年之后,切爾西終于意識到,她始終擺脫不了政治貴族的身份,最終她還是決定投身家族生意。

    切爾西也承認了自己的意外發(fā)現(xiàn):“我每到一個地方都感受到自己內心的熱情,但我究竟該怎么利用自己的力量來推動解決我關心的那些問題呢?”隨年歲增長,越來越多的疑慮令切爾西多次向外婆尋求解答,外婆告訴她一句著名的諺語:“上帝賜予你那么多好運氣,你應該為他行善來報答。”

    2014年,就任剛剛更名為“比爾、希拉里和切爾西·克林頓基金會”的副主席,切爾西正在繼續(xù)利用這個平臺,關注她一直熱心的公共衛(wèi)生事業(yè),并用“克林頓”的聲音達到更遠更好的效果。

    接手家族生意后,切爾西有一個時刻鞭策自己的“To-Do List”,列有4部分計劃,第一部分計劃就是改造克林頓基金會:

    1.加強基金會的現(xiàn)代化運作;2.吸納更多年輕人加入;3.在基金會去亞非國家的鄉(xiāng)村項目里,拍攝必要的記錄照片;4.增加2.5億美元的捐款。

    切爾西在哥倫比亞大學主修公共衛(wèi)生碩士學位,她對公共衛(wèi)生領域一直抱有極大的熱情,所以計劃中還有一個重要的部分便是“助力解決全球性問題”:1.推動世界上第二大兒童殺手痢疾病的低額治療方案實現(xiàn);2.鼓動更多民眾參與到公共服務事業(yè)中;3.幫助少年感化院合理爭取健康伙食;4.推動全球的LGBT人群爭取平等權利。其中,瘧疾治療和少年感化院的健康伙食一直是切爾西最關心的兩大問題。(閆冰/整理)